周建芝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万变不离其宗——旅游文本中引文的英译策略探析
- 2017年
- 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若想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在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最重要的语言媒介的条件之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水准至关重要。汉语旅游文本译文的目标读者与原文的目标读者在背景知识、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旅游文本中高频出现而又极具源语言文化特色的引文翻译,成为译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在梳理旅游文本引文种类的基础上,对引文翻译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译者在处理旅游文本中引文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时必须在"读者接受性"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变译理论中的具体策略,使得译文明快而不失渲染召唤功能。
- 周建芝
- 关键词:变译
- 作文教学不应过于理性化
- 2006年
-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缺乏灵气,没有文采,语言平淡,行文板滞,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过于理性化。它违背了作文教学本身的特殊规律。作文要改革,首先必须冲破这个看似科学和有序的樊篱。
- 周建芝
- 关键词:作文教学理性化学生作文文采语文
- 关注情感因素: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被引量:3
- 2004年
- 在现行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如何顺应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从分析影响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 角度,探计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高效率语言输入和充分激发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策略。
- 周建芝周俊瑶
- 关键词:人本主义语言输入情感因素语言输出
- “中秋月会唱歌”——苏轼《水调歌头》两英译本翻译过程探究
- 2013年
-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堪称写中秋月最好的一首词,许渊冲先生及林语堂先生翻译的英译本堪为其译文经典。本文欲探究两位翻译思想较为接近的大家在翻译过程中,即在这首词细节翻译的处理上有些什么不同。文章基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从翻译过程所包含的三个主要阶段——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处理展开,从而回答"翻译时译者发生了什么"的问题。
- 周建芝
- 关键词:水调歌头翻译
- 新时期教导主任应具备的素质被引量:2
- 2004年
- 杨万起周建芝
- 关键词:教导主任教学管理参谋作用
- 从“期待视野”角度评析《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段的运用及其在译本中的再现被引量:1
- 2010年
- 多种修辞手段的工巧使用为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之作《荷塘月色》增色不少。毋庸讳言,也为它的异语转换增加了难度。译文中能否成功再现这些修辞手段引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接受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为这个论题提供了理论框架。接受理论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一种理论,它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和审美意识对作品的调节机制,所以译者需时刻"心中想着读者"尽可能地从文字到形式再展原文风貌。从对原文中修辞手段的审美期待着手,展开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分析,赏析其辞格之美及其辞格在译语中的再现。
- 周建芝
- 关键词:修辞手段
- 现代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研究
- 英语语言教学的推进必需建立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基础上,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决不能背离尊重学生现实、满足学生需要的核心.该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人本主义科学思想为理论指导,以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需要的心理特征为科学依据,通过对各教学法...
- 周建芝
- 关键词:教学法情感因素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
- 文学翻译教学中学生辞格赏析与再现能力的培养——以《荷塘月色》为例
- 2007年
- 周建芝李文梅
- 关键词:翻译教学文学文体《荷塘月色》修辞运用赏析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