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进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康复
  • 4篇骨折
  • 3篇盆骨
  • 3篇康复护理
  • 3篇骨折患者
  • 2篇多发伤
  • 2篇伤患者
  • 2篇疼痛
  • 2篇骨科
  • 2篇骨盆
  • 2篇骨盆骨折
  • 2篇骨盆骨折患者
  • 1篇导热
  • 1篇导热材料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修复术
  • 1篇修复术后
  • 1篇严重创伤
  • 1篇严重创伤患者

机构

  • 13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13篇吴进
  • 6篇凡兰桂
  • 5篇陈斐斐
  • 4篇潘林香
  • 2篇李白玲
  • 1篇孙云
  • 1篇余菊
  • 1篇王骅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赋能教育结合精细化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结合精细化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0年4月至2023年9月,按抽签法将86例骨盆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患者均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康复护理施以赋能教育结合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的恢复时间、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4周后,2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术后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间护理总满意率发现,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骨盆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赋能教育结合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丁宝风吴进凡兰桂陈斐斐
关键词:骨盆骨折精细化护理自我管理能力
骨科恢复训练用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科恢复训练用支撑架,其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右侧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U形架的右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活动板的左侧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U形架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具,...
曹迎迎王骅孙云吴进丁宝风
防悬骨牵引架
防悬骨牵引架,涉及骨牵引架的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U形弓架、牵引钢针、分别设置于U形弓架左右两端的、用于穿装牵引钢针的牵引耳;在两个牵引耳的外侧、于牵引钢针上设置防旋支架;防旋支架为U形,防旋支架的两端与牵引钢针可...
潘林香吴进邱紫淑
文献传递
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联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6例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43例),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入院的患者被纳入观察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舒适度、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较低,GCQ评分均较高,上述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8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给予多发伤合并盆骨骨折患者疼痛控制与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策略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舒适度,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斐斐吴进凡兰桂丁宝风
关键词:多发伤疼痛控制损伤控制理论疼痛程度
一种骨科护理冰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冰敷装置,包括冷凝机、若干个冰敷袋及多个连接组;连接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螺丝连接在连接组内;每个冰敷袋的两端设置有不在同一水平面的连接块,...
汪妍妍陆书文吴进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
2010年
吴进
关键词: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功能锻炼
一种用于烦躁病人的约束带
一种用于烦躁病人的约束带,包括约束床;所述约束床的顶部端面中间处设置有护栏,且护栏左侧的立柱上设置有手腕固定夹;所述护栏的左右两侧的约束床床体上卡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上连接有躯干约束带;所述约束床的顶部端面右侧设置有脚腕...
陈斐斐凡兰桂吴进
文献传递
严重创伤患者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患者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意义。方法方便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6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将其中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他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指标观察急救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乳酸清除时间、PT、APTT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83、16.190、31.226、11.927,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11.25±2.23)h、PT、APTT恢复时间(12.36±2.32)h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55、33.026,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护理过程中,以整体护理模式作为患者护理模式,其应用的价值比较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了患者护理质量,也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有效地为患者病情控制奠定了基础,所以能够以该模式为主导,提高护理质量。
吴进潘林香李白玲
关键词:严重创伤患者整体护理模式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保护装置,涉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护箱;所述外护箱顶部安装有顶护盖,且外护箱内部呈排列状安装有五个外连框;内护板,所述内护板位于外连框内部,外连框内侧安装有拉簧,且外连框通过拉簧与内护板...
丁宝风凡兰桂余菊吴进
快速康复护理在多发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年
本次研究探讨的主题是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3月,研究的终止时间为2021年3月,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期间就诊于我院的多发伤患者,统计共有50例,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研究组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研究组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伤患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有效率,促进病情康复,建议广泛应用。
丁宝风吴进陈斐斐
关键词:多发伤快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