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起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腔内
  • 5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夹层
  • 5篇夹层
  • 4篇腔内隔绝
  • 4篇腔内隔绝术
  • 3篇胆道
  • 3篇动脉瘤
  • 3篇胸主动脉
  • 3篇胸主动脉夹层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支架植入
  • 2篇支架植入术
  • 2篇支架置入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置入
  • 2篇术后

机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云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3篇吴起杰
  • 8篇黄明
  • 5篇赵玲
  • 4篇杨青
  • 4篇王家平
  • 4篇袁曙光
  • 4篇周劲梅
  • 4篇丁荣
  • 4篇龚颖娜
  • 4篇李迎春
  • 4篇杨银山
  • 4篇闫东
  • 3篇童玉云
  • 3篇杨绍军
  • 3篇韩正林
  • 3篇杨达宽
  • 3篇彭波
  • 2篇谭骅
  • 2篇麻东辉
  • 2篇张志田

传媒

  • 3篇第12届全国...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第五届中国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二级医院开展介入诊疗项目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调查云南省二级医院介入治疗发展的现状和期待开展的技术,充分了解二级医院介入治疗开展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云南省介入放射治疗的健康发展。方法 2009年9月—2012年12月采用自制《云南省二级医院开展介入诊疗项目调查问卷》调查52家云南省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并对52家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情况和期望开展的项目进行分析,得出制约二级医院介入诊疗发展的因素,结合全国及本地介入治疗发展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共发放调研问卷52份,回函38份,有效问卷38份,其中34家医院开展介入治疗,4家县级医院不具备开展介入治疗条件;30家医院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24家医院开展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开展项目较少。另外,有41.7%的被调查者期望开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5.3%期望开展125I粒子支架置入和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32.3%的基层医院期望开展消化道支架置入,期望开展其他介入治疗技术的占32.3%。制约二级医院介入诊疗项目开展的因素与介入设备短缺、人才梯队不合理等有关。结论目前云南省二级医院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较少,期望开展的介入技术在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介入治疗需求量日益增加,故二级医院介入诊疗发展空间大,前景广。
丁荣黄明周劲梅杨银山赵玲吴浩吴起杰
关键词:介入治疗问卷调查
带膜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对29例(年龄38~77岁,男25例,女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血...
王家平韩正林袁曙光闫东李迎春童玉云杨青张志田吴起杰龚颖娜
关键词: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支架置入胸主动脉夹层
文献传递
倒Y型单子弹头气管支架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临床应用
:探讨应用倒Y型单子弹头气管支架在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全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瘘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应尽早行倒Y型单子弹头气管支架置入术,术后行双胸腔闭式引流予以持续胸腔冲洗,抗感染、营养...
吕东津黄明赵玲彭波吴起杰
关键词:支气管残端瘘全肺切除术
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Exclusion,EVE)治疗主动脉瘤的疗效,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并发症的防治,总结国产支架治疗主动脉瘤的价值和经验。 材料和方法:35例患者...
吴起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文献传递
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38-77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或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前穿刺左肱动脉行升主动脉对比剂追踪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所有的患者都在全麻下进行的,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带膜支架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29例均成功进行了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5例使用Talent支架,4例为国产支架。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1例行CT复查,8例行DSA复查,3例病人在术后2~8个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王家平杨达宽杨青袁曙光闫东杨绍军李迎春张志田吴起杰龚颖娜韩正林童玉云付建华
关键词: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夹层
原发性肝癌DSA血供分型与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分析
:探讨原发性肝癌数字减影DSA血供分型与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本院进行血管造影并给予介入治疗的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对患者DSA血供分型、肿瘤新生血管形...
吴起杰黄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血供分型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下胆道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结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PTCD)术中行胆道钳夹活检的经验.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行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中,经穿刺通道引入活检钳达梗阻部位,夹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5例均获得病理...
吴起杰黄明赵玲杨银山
关键词:胆道活检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病理学诊断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PTCD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共113例,统计胆道感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布.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筛选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中25例发生感染,52例胆汁培养中培养出细菌,其中G-菌86%,G+菌14%,多为肠道菌群.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Child-Pugh分级,胆道外引流留置时间延长、高位胆道梗阻、出现胆道再狭窄为出现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胆道细菌感染为PTCD术后常见并发症,病原菌多为肠道内菌群,胆道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术前肝功,术后是否存在胆道引流不畅,术后是否存在十二指肠液反流及其时间相关.提示减少术前准备时间,减少胆汁异常引流及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可减少PTCD术后感染风险.
彭波黄明赵玲吴起杰周劲梅谢道斌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感染
Y型个性化胆道支架联合粒子条治疗Ⅲ型胆道梗阻1例
2023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10余日”于2017年12月就诊。行MRI及MRCP检查考虑肝门部胆管恶性肿瘤,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图①②)。实验室检查:TBil 269.6μmol/L,DBil:248μmol/L,CA-1993505 kU/L,CA-242318.5 kU/L,铁蛋白2838μg/L,白蛋白30 g/L,AST 194 U/L,ALT 118 U/L。
丁荣吴起杰彭波杨银山谭骅白锦峰宋博涵黄明
关键词:胆道梗阻
主动脉夹层或瘤的腔内隔绝术临床评价(附23例报道)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应用腔内血管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优点。方法:对24例患者行DSA和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隔绝手术治疗,其中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19例,真性腹主动脉瘤4例,假性腹主动脉瘤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TALENTTM带膜支架移植物系统。术后对所有患者行螺旋CT随访。结果:除1例因胸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无法放置腔内血管支架而行开胸手术外,余23例均顺利放入,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全部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术前症状,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Stanford B型夹层、真性和假性腹主动脉瘤,其效果较单纯开放式手术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王家平杨达宽闫东袁曙光杨绍军李迎春杨青麻东辉吴起杰龚颖娜童玉云
关键词:主动脉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