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调节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与降解的调节。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和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治疗4周后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取术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抗纤灵二号方能够显著减少UUO大鼠尿NAG、β2-MG的排泄,减轻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积聚,降低TGF-β1、FN及PAI-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减轻肾小管损伤,减少胶原纤维积聚,下调TGF-β1、FN及PAI-1表达,抑制ECM沉积,促进ECM降解,从而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陈刚周健淞吴美何立群
-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细胞外基质
- 针药联合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0例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治疗结合掀针及中药治疗,联合组)各45例,用药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咳嗽起效时间、咯痰起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在咳嗽、咯痰的证候积分改善优于治疗组(P<0.05);两组喘息、肺部啰音的证候积分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的主症积分低于治疗组(P<0.05),且临床疗效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可明显缩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咳嗽、咯痰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 吴美吴宗芳李乐茅靖吴勤业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西医治疗
- 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抗纤灵二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的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代文组,及抗纤灵二号方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收集24h尿液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TGF-β1及HGF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α-SMA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大鼠Scr、BUN水平降低,尿NAG、β2-MG排泄减少(P<0.01);抗纤灵二号方高剂量组和代文组α-SMA、TGF-β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而HGF阳性表达则显著上调(P<0.01),α-SMA蛋白表达也明显下调(P<0.05);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疗效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抗纤灵二号方可能通过改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抑制α-SMA、TGF-β1的表达,诱导HGF的高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EMT,达到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周健淞陈刚吴美何立群
-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
- 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n=10),建立大鼠UUO模型,于术后4周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取梗阻侧肾组织,以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BUN、血浆AngⅡ,尿NAG、β2-MG水平以及α-SMA、FN、PAI-1、TGF-β1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大鼠SCr、BUN,尿NAG及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ngⅡ及肾间质α-SMA、FN、PAI-1、TGF-β1表达均显著降低,HGF表达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缬沙坦虽然对UUO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改善不明显,但能抑制AngⅡ的生成,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过度表达,上调HGF的表达,抑制α-SMA、FN、PAI-1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达到改善RIF的作用。
- 周健淞陈刚沈液渠吴美何立群
-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肾小管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