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琼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呼伦贝尔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纹饰
  • 3篇桦树皮
  • 3篇桦树皮文化
  • 2篇鄂伦春族
  • 1篇心理
  • 1篇心理体验
  • 1篇色彩观
  • 1篇神话
  • 1篇神话传说
  • 1篇随类赋彩
  • 1篇狩猎
  • 1篇纹饰研究
  • 1篇鹿纹
  • 1篇鄂温克族
  • 1篇赋彩
  • 1篇传说

机构

  • 7篇呼伦贝尔学院

作者

  • 7篇吴琼

传媒

  • 3篇呼伦贝尔学院...
  • 2篇艺术研究(哈...
  • 1篇作家
  • 1篇才智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考察报告
2009年
本文以内蒙古"三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流传至今的民间美术事项(桦树皮文化)为研究对象,对桦树皮器具的纹饰样式进行归类整理,进而比较"三少"民族之间桦树皮器具纹饰的异同。
吴琼
关键词:纹饰
鄂温克族桦树皮器具之驯鹿纹来源
2010年
本文旨在完整地探寻鄂温克族桦树皮器具主体纹饰——驯鹿纹面貌生成的契机,以利于读者从森林文化角度理解纹饰表现意图。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如下途径展开讨论:从岩画中驯鹿形象的表现、民俗生活中驯鹿的价值、精神生活中驯鹿的地位三个层面,复现鄂温克族的桦树皮制品中驯鹿纹形成的整体文化背景进而探讨其面貌成因。
吴琼
关键词:鄂温克族
内蒙古鄂伦春族桦树皮器具之纹饰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鄂伦春族我国古老的游猎民族之一,至今仍保存着桦树皮文化(以桦树皮为原料制作器具的文化现象),由于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刻绘在桦树皮器具上的装饰就成了他们表达生活情趣和精神诉求的重要形式。本文以"内蒙古鄂伦春族桦树皮器具之纹饰研究"为课题,旨在完整地探寻纹饰面貌生成的形式契机,以利于读者从森林文化角度理解纹饰表现意图。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从以下途径展开讨论:首先考察鄂伦春族桦树皮器具的纹饰样式;然后从生活用具、民俗用具、信仰用具三种类别探讨纹饰内容与形式的形成原因;最后阐述桦树皮文化的当代际遇。
吴琼
关键词:鄂伦春族纹饰研究
内蒙古“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纹饰与神话传说的联系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从神话传说层面展现"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纹饰的文化寓意,首先考察"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的纹饰类别,其次以神话传说的母题为切入点分析纹饰传达的文化信息;最后阐释桦树皮器具的纹饰类别与神话思维的内在联系。
吴琼
关键词:纹饰神话传说
内蒙古“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概述
2011年
本文以"‘三少’民族桦树皮文化概述"为课题,旨在从整体的游猎文化形态探讨桦树皮制品上纹饰的文化意义。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如下途径展开讨论:首先考察"三少"民族桦树皮器具的纹饰样式;其次从自然生活、民俗传统、信仰意识3个层面,复现"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器具装饰图案展现的文化氛围;最后概括桦树皮文化的基本特征。
吴琼
关键词:桦树皮文化纹饰
释“随类赋彩”
2005年
“随类赋彩”色彩观念的形成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是画家实现其审美诉求的必然方式。本文从“随类赋彩”产生的文化背景、画家与客观物象及所使用的物质媒介的关系展开,论述此种色彩观念的形成是画家价值判断的变现。
吴琼
关键词:随类赋彩色彩观
生存与理想——鄂伦春族狩猎时代桦树皮民具纹饰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鄂伦春族狩猎时代的桦树皮文化是该民族精神文化极为重要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内部社会综合发展形象化的历史。本文就该民族狩猎时代桦树皮民具纹饰的内容及其形成的人文背景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吴琼
关键词:桦树皮文化纹饰心理体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