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珊珊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物
  • 3篇用药
  • 2篇毒性预测
  • 2篇药物诱发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药学
  • 2篇缺乏症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缺乏
  • 2篇粒细胞缺乏症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合理用药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右旋糖...
  • 1篇低分子右旋糖...
  • 1篇低分子右旋糖...
  • 1篇新药

机构

  • 1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1篇吴珊珊
  • 5篇黄丽娜
  • 5篇张泽伟
  • 4篇蔡旭镇
  • 3篇陈浩涛
  • 3篇郑少锋
  • 1篇王娟
  • 1篇郭越衡
  • 1篇林春燕
  • 1篇黄伟鹏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3篇今日药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药师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临床药师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由医院药师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提供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教育、用药指导及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由临床药师采用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对患者提供药学监护。以用药依从性优占比、血压达标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为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优占比、血压控制率及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6.7%(52/60)、90.0%(54/60)及(578.56±118.20)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3.3%(44/60)、73.3%(44/60)及(532.10±132.25)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用药依从性,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尤其能体现药师专业价值,对高血压病管理有重要价值。
张泽伟陈浩涛黄伟鹏吴珊珊郭越衡蔡旭镇
关键词:药学服务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
一种用于预测非化疗药物诱发粒细胞缺乏症的毒性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非化疗药物诱发粒细胞缺乏症的毒性预测模型,该毒性预测模型以待测药物的最佳分子描述符组合作为输入信息,输入至训练好的BalancedBaggingClassifier结合基分类器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集成...
黄晓杰刘培能谢晓纯黄少楷吴珊珊黄丽娜
8 431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10-01-2012—12住院患者8431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8431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1787株,占21.2%;革兰阴性(G-)菌6231株,占73.9%;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23.6%)、肺炎克雷伯菌(18.4%)、鲍曼不动杆菌(11.60%)、金黄色葡萄球菌(10.3%)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最敏感,对呋喃妥因、利福平敏感性较好,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不佳,G-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也较敏感。结论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蔡旭镇黄丽娜张泽伟郑少锋吴珊珊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病原菌
我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ICU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NET 5.4软件,对我院2010年7月-2013年6月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93株G-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ICU分离率最高的G-杆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89株,占31.9%)、肺炎克雷伯菌(125株,占21.1%)、大肠埃希菌(77株,占13.0%)、铜绿假单胞菌(60株,占10.1%)。593株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0.9%、87.3%、84.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36.7%、35.0%、25.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21.6%、13.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5.2%、11.7%、10.4%。结论:我院ICU住院患者G-杆菌的耐药性较严重,耐药率较低的只有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临床医师应尽量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参考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蔡旭镇黄丽娜张泽伟郑少锋吴珊珊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1022份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揭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情况和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阳光用药监测系统"导出2016年每月销售金额排序居前列的药品,抽取相应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并将不合理用药医嘱分别按照不合理用药类型、药物类别和科室分布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共点评病历1 334份,其中503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用药,涉及医嘱1 022份。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为遴选药品不适宜(377份医嘱,占36.89%)和适应证不适宜(255份医嘱,占24.95%),次要因素为用法与用量不适宜(247份医嘱,占24.17%)。涉及的11类药物中,3类药物构成主要因素,分别为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和改善血液循环药。涉及的21个临床科室中,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及神经内科等10个科室构成主要因素。结论:临床药师应根据具体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主要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用药合理水平。
吴珊珊蔡旭镇黄丽娜张泽伟黄少楷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医嘱点评帕累托图分析
利福平致急性肾衰竭并溶血性贫血1例被引量:2
2013年
1例50 a女性患者因内痔出血局部注射消痔灵注射液20 mL,顿服利福平胶囊0.45 g,第2日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症状。实验室检查:RBC 2.7×1012/L,WBC 29.06×109/L,PLT 80×109/L,ALT 92 U/L,AST 83 U/L,TBIL26.6μmol/L,BUN27.55 mmol/L,Cr716μmol/L。考虑肝肾功能损害及溶血性贫血可能与利福平有关。予以血液透析、抗炎、利尿、护肝治疗30 d后好转出院。
吴珊珊张泽伟林春燕
关键词:利福平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
7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本院2007-01~2012-06上报的7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共涉及中药注射剂22个品种,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发生ADR最多的是清开灵注射液。结论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最大限度减少ADR发生率,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
吴珊珊郑少锋陈浩涛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对结肠癌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药学监护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结肠癌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化疗过程中开展药学监护的工作重点。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了1例结肠癌并发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从化疗方案的制订、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及患者用药指导等方面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对该患者化疗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的药学监护,使患者获得了个体化治疗,保证了患者的化疗疗效,预防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药师需要重点关注药物的选择,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吴珊珊
关键词:结肠癌肾功能不全卡培他滨
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一例被引量:4
2012年
患者,女,28岁,孕2产1,孕39周。末次月经2010年12月15日,预产期2011年9月22日,平时在外地行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因预产期临近转往我院行产前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80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阴检:胎膜未破,宫口开1cm。B超检查:瘢痕子宫,胎位无异常,胎儿脐带绕颈1周,
陈浩涛王娟吴珊珊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药物过敏
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寻找ICIs治疗前的潜在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接受ICIs治疗的15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外周血标志物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治疗周期数小于2次、合并放疗、未规范治疗、资料不全、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尚不足6个月且未出现进展或死亡的患者,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65例。评估其与持久临床获益(DCB)、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5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3.64、白蛋白(ALB)≥38.75 g·L^(–1)和预后营养指数(PNI)≥44.40组的患者DCB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基线LMR≥3.64和ALB≥38.75 g·L^(–1)是DCB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纳入患者中位PFS为6.7个月(95%CI:4.48~8.86),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体力状态(PS)评分0~1分、LMR≥3.64、ALB≥38.75 g·L^(–1)与PFS改善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LMR≥3.64和ALB≥38.75 g·L^(–1)的患者具有更长的PFS(P<0.05)。结论:基线LMR≥3.64和ALB≥38.75 g·L^(–1)与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的预后呈正相关。
吴珊珊吴珊珊黄晓杰高分飞
关键词:食管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