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作家
  • 2篇70后
  • 2篇70后作家
  • 1篇新闻点
  • 1篇新闻价值
  • 1篇新作
  • 1篇心灵
  • 1篇心灵成长
  • 1篇突围
  • 1篇内心
  • 1篇农民
  • 1篇平面媒体
  • 1篇专业报
  • 1篇文字
  • 1篇文字资料
  • 1篇小说
  • 1篇小说语言
  • 1篇写作
  • 1篇亮点

机构

  • 4篇国土资源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吴文峰
  • 2篇马兵
  • 2篇盖永爽
  • 2篇张丽军
  • 1篇李浴洋
  • 1篇宋嵩
  • 1篇房伟
  • 1篇赵月斌

传媒

  • 2篇青年记者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走向内心的写作”及其突围之路——“70后”作家刘玉栋的创作研讨被引量:2
2010年
一、关于刘玉栋小说的整体审美感受 张丽军:我是2007年开始读刘玉栋的小说,但是读完之后大吃一惊,觉得在山东乃至国内的70后作家中,刘玉栋显得非常突出,非常成熟,没有那种生涩之感,不同于一般的70后作家。如果把刘玉栋和那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作家放在一起的话.我们会看不出写作水准的差异、那种不一样的感觉。刘玉栋小说语言的纯粹、沉静,都是非常成熟的表现,是一个实力派成熟作家。
张丽军马兵赵月斌高克芳吴文峰盖永爽
关键词:作家写作突围内心小说语言
一个农民·一座城市·一部心灵成长史——刘玉栋长篇新作《年日如草》研讨被引量:2
2011年
在长篇小说创作凋零和缺失状况下,刘玉栋《年日如草》的出版,对于刘玉栋本人和整个70后作家群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从"二十世中国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农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如何融入城市、进入城市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心问题。刘玉栋的《年日如草》塑造了一个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二代农民形象,一个带有某种狡黠而不失善良本性的、以法律取代人情意识的农民形象。这是以往文学史所没有的,具有突破性意义。
张丽军房伟马兵赵月斌吴文峰宋嵩盖永爽李浴洋苏岩
关键词:70后作家进城农民
谈报纸编辑敏感性的培养
2006年
吴文峰
关键词:报纸编辑敏感性传播信息新闻价值文字资料平面媒体
专业报记者如何慧眼识“点”
2006年
吴文峰
关键词:专业报记者新闻点稿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