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SOLA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定期随访评价ISOLA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方法 41例小儿脊柱侧凸患儿 ,特发性脊柱侧凸 32例 ,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 5例 ,其他类型的脊柱侧凸 4例 ,术前、术中、术后均摄X线片 ,记录Cobb角 ,顶椎的移位及旋转 ,躯干偏离中线程度。结果 Cobb角术前平均为 6 6° ,术后 1年为 36° ,术后 2年为 36°。 1年后 ,所有患儿的脊柱均完全融合。顶椎的偏离改善了 14mm。躯干偏离改善了 5mm。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 1年后有基本的正常活动。术后 4例出现并发症 ,1例深部感染 ,1例骶尾部褥疮 ,1例横钩脱落 ,1例L3 椎弓根螺丝钉脱落。结论 目前有多种后路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ISOLA的原理 。
- 唐盛平林子平吴建华郑振耀
- 关键词:脊柱侧凸外科器械儿童疗效
- 双能量X线骨质密度测量仪监测小儿下肢骨延长骨矿物质的变化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在儿童骨延长的患儿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延长的速率 ,达到骨延长的目的 ,采用双能量X线骨质密度测量仪 (dualenergyX Rayabsorptiometry ,DEXA)监测延长断端骨矿含量 (bonemineralcontent,BMC)的变化。方法 30例患儿中有 5 0处下肢作了骨延长术 ,平均年龄10 .9岁 (5~ 17岁 ) ,引起短肢的病因不同。术后 7~ 10d开始行骨延长 ,每次延长 0 .2 5mm ,每天 4次。牵引延长期间每周扫描一次 ,拆除外固定器后每 2周扫描一次到术后 2年。DEXA扫描的分辨率是 1mm× 1mm ,扫描速度 30mm/s。比较不同延长时期中骨矿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病因和不同外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变化的差别。结果 不同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的差别无著性意义。根据骨延长区BMC增加速率 ,将患儿分为快速组、一般组和慢速组。快速组每日BMC增加速率为 0 .3%~ 0 .6 % ,新骨生长快速 ;一般组每日BMC增加 0 .1%~ 0 .3% ,新骨中速生长 ;慢速组每日增加 <0 .1% ,新骨生成缓慢。骨矿化速率与原发病因相关。结论 DEXA能动态监测骨延长中新生骨的骨矿含量的变化 ,根据骨矿含量变化的程度 ,能够调整骨延长的速率 ,从而达到预期骨延长的目的。
- 郑振耀吴建华林子平唐盛平
- 关键词:儿童骨延长术骨矿含量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受伤的机制及病理解剖的类型,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的疗效。方法 对1996年到2001年间的13例儿童漂浮肘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7岁。桡骨骨折13例,尺桡骨双骨折10例。桡骨骨折中9例为骨折断端完全分离,2例为Salter-HarrisⅡ型骨折,2例为青枝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中8例为GartlanⅢ型,4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1例患儿有正中神经损伤。对Ⅱ、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和移位的桡骨远程骨折,在直视下行手法复位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血循环。结果 按修订Flynn表对疗效作客观的评价。11例患儿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的功能正常,1例患儿有11°关节欠屈,8°前臂旋转受限。1例患儿有20°关节欠屈,15°前臂旋转受限。正中神经损伤的患儿,4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无肘内外翻畸形,无感染。本组患儿普遍有关节囊松弛。结论 在良好的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飘浮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唐盛平邓宁吴建华林子平郑振耀
- 关键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儿童漂浮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