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军

作品数:2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毛泽东
  • 7篇战争
  • 7篇哲学
  • 7篇主义
  • 6篇革命战争
  • 5篇社会主义
  • 4篇邓小平
  • 4篇土地革命战争
  • 4篇五四前后
  • 4篇毛泽东选集
  • 3篇哲学思想
  • 3篇生平
  • 3篇实事
  • 3篇青年
  • 3篇青年毛泽东
  • 3篇资本主义
  • 3篇毛泽东哲学
  • 3篇毛泽东哲学思...
  • 3篇抗日
  • 3篇抗日战争

机构

  • 26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26篇吴军
  • 1篇马积华

传媒

  • 23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89
  • 2篇1987
  • 4篇1986
  • 6篇1985
  • 1篇198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概述(三)“五四”前后(上)
1985年
(1918年6月——1921年6月) 毛泽东一师毕业后,走上了社会,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政治活动上。
吴军
关键词:驱张运动政治活动新村主义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罗章龙
析“手段论”
1994年
析“手段论”吴军在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市场关系的存在,首先是作为现实经济发展的必要,而不是作为理论分析的结论被人们所接受的。而对此作出理论说明,却从来就是一个难点。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恰恰在于,以"手段论"为突破,深入揭示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吴军
关键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方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
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概述(十二)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上)
1987年
(1935年1月——1945年8月)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对这个时期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研究,与其他时期比较,则更为深入、精细。哲学思想(一)脉胳。这一时期是毛泽东哲学理论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具有哲学意义的著作也很多,其脉胳如何?依据我国哲学理论工作者对这一时期毛泽东著作的研究,可概述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2年12月)是承先启后之作。这部军事哲学著作。
吴军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矛盾论》《实践论》辩证法思想矛盾论
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研究和把握
1995年
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吴军本文从哲学方法上论证了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研究并解决中国现代化的规律系统,即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这三个层次的规律问题,从而把“现代化的一般...
吴军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毛泽东精神文明发展生产力
新民主主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动因──兼论中国社会的进步
1996年
新民主主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动因──兼论中国社会的进步吴军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就的新中国。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
吴军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动因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问题
1993年
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提出用这个理论来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理论界在研究邓小平理论中提出了它的形成问题,本文吸取讨论中的观点。
吴军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精神文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概述(十三)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
1987年
(1935年1月——1945年8月) 4.发挥和发展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和矛盾学说。'两论'是人类优秀哲学成果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创立的科学的思想方法论。但是,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1960年初,毛泽东也深刻地指出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和抗战初期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些都是适合于当时需要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哲学理论工作者结合四化建设,在发挥、发展'两论'方面,作出了努力。这里,择其要者,作一介绍。
吴军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矛盾论》《实践论》抗日战争时期青年毛泽东
概念过程·理论视角·哲学理念——对"党的执政能力"概念的解读被引量:1
2005年
从1999年1月提出"提高执政能力"问题到2004年9月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概念的内涵有个深化、提升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确认党执政的主要实践活动与党的执政实践的全过程两个理论视角解读"执政能力",使"党的执政能力"概念具有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党的实事求是哲学的"认知"理念、"求是"程式、范畴体系,为科学地形成"党的执政能力"概念,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持。
吴军
关键词:执政实践实事求是
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概述(一)
1985年
对于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研究,对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以及推进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很有意义的课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三、四十年代起,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应该说,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做得很不够的。从诸多记述、研究毛泽东生平、思想的文章、回忆录、专著来看,对许多问题说法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需要进一步展开争鸣;也还有许多尚未涉及的问题、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为促进这一研究进一步深入,本刊从这一期起,连载吴军同志撰写的《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概述》一文,供大家参考。《概述》对过去的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整理,依时间顺序,兼顾专题,间有评述。作这方面的系统资料介绍,我们还是一个尝试,没有经验,希望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吴军
关键词:毛泽东著作青年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少年毛泽东
实事的品性给定与中国现代化的认知
1995年
实事的品性给定与中国现代化的认知吴军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的共性个性双重品性给定的问题搞清楚。本文试从这一点出发,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认知作些解析,并以此提起与深化对实事品性给定问题的研究。一、关于实事的双重品性给定:共性与个性翻阅一些关于实事求是问题...
吴军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资产阶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