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预处理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
- 2004年
- 背景:目前,有很多关于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及其可能机制的报道,如脑缺血预处理、吸氧、针灸、异氟醚预处理等,国外一些研究也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能诱导脑缺血,但机制尚未阐明。迄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预处理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TNF-α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200~300g,完全随机分为TNF-α0.05μg组、0.5μg组、1.0μg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大鼠。实验动物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显微器械、25μL微量进样器及微动脉夹均购自上海仪欣医疗器械公司,日本产钓鱼线(直径0.17mm),恒温箱,数码相机,北航图像分析系统,PBS液,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购自美国Sigma公司),CD54,GFAP试剂盒、相应二抗及DAB染色试剂盒皆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g/L四氮唑红(TTC)及实验室常规使用材料等。干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并予以改良。在脑缺血前48h,给大鼠小脑延髓池内注射不同剂量的TNF-α(0.05μg,0.5μg,1.0μg)
- 吴云梁庆成吕海燕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ICAM-1脑梗死体积
- TNF-α预处理对鼠脑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ICAM-1诱导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梁庆成吕海燕吴云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缺血预处理细胞间粘附分子-1
-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刃剑作用被引量:10
- 2002年
- 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增加。以往,人们注重的是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细胞毒性,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已有一些研究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尚有神经保护和促进修复等作用。因此,肿瘤坏死因子-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双刃剑作用。
- 梁庆成吴云孙峣吕海燕朱艳华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双刃剑作用
- 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 2005年
- 背景:一些研究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预注射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可产生保护作用,脑缺血耐受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高有关。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与脑卒中有关的一个有害细胞因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循环抗体对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期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脑缺血灶的影响,是保护作用还是毒性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8组:预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0.05,0.5,1.0 μg及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后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 0.05,0.5,1.0 μg及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组15只。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48 h或缺血2 h 再灌注后,在大鼠小脑延髓池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肿瘤坏死因子-α (0.05 μg,0.5 μg,1.0 μg)或磷酸盐缓冲液。①各组取8只大鼠,于脑缺血 2 h再灌注22 h,麻醉下处死取脑,制备TTC切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每个脑片面积及梗死面积,然后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②各组取7只大鼠,于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麻醉下处死取脑,行HE、 GFAP和ICAM-1免疫组化染色,用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切片,计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及每侧半球细胞内黏附分子-1阳性血管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②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③各组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 0.5μg预注射组及1.0 μg预注射组脑梗死体积减小,0.5 μg预注射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70.9%,1.0 μg预注�
- 梁庆成吴云史淑杰吕海燕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