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凌
- 作品数:54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诸病源候论》肾虚源候被引量:4
- 2012年
- 《诸病源候论》中蕴含着深刻的脏腑辨证思想,本文通过对书中肾虚诸候的梳理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病源》书中所列肾虚诸候可归纳为肾精亏虚候、肾气不足候、肾燥候和肾经经气不足候4大方面,其中肾气不足候又可分为气化功能减弱候和闭藏功能减弱候两方面。《病源》所提到的"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代表了以上4种病机发病的主要证候,这提示我们在临床时要以"治病求本"观为指导,见候知机、辨证论治。其次,通过对《病源》肾虚候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书对于肾虚病机的论述详于精气而略于阴阳,同时强调经络在发病中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学在隋代的学术范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吕凌任路
-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肾虚病因病机证候
- 浅谈“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被引量:14
- 2018年
-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全身营养物质的源泉,与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曰:"欲人之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人体疾病的发生都与脾胃衰弱有直接的联系,文章就脾与口唇的联系加以论述,为脾脏象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于漫秦微王彩霞吕凌马天驰刘丽斯蒋世伟
- 关键词:脾(中医)
- “脾藏智”考辨与诠释被引量:6
- 2017年
- "脾藏智"是中医脾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肇始于《难经》,成熟于明清时期,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针灸和临证方面均有一定影响。通过对"脾藏智"源流的考辨,认为脾藏智是脾所主"运化""统血"等生理功能和"意""思"等情志活动的综合体现,可归入"脾-神"的研究范畴。由于"脾藏智",脾益则智长,脾慢则智短,脾伤则智乱,故临床上小儿脑瘫、健忘、呆病以及癫狂等认知与行为障碍性疾病可从脾论治。
- 吕凌王彩霞于漫秦微马天驰刘丽斯
- 关键词:从脾论治
- 学前阶段国医启蒙教育探索——以前期开展颐生国医启蒙教育为例被引量:2
- 2018年
- 启蒙教育是教育阶段的基础,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奠基性的作用。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学前阶段开展国医启蒙教育,可以建立孩子国医思维与健康意识,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本文以前期开展颐生国医启蒙教育为例,对开展学前阶段国医启蒙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 刘波于书春姜俊爽刘雨薇吕凌
- 关键词:中医中药
-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脾虚大鼠脾失健运机理的实验研究
- 目的: 在中医脾藏象理论的指导下,引入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脾虚证脾失健运的机理。在观测脾虚大鼠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和血清淀粉酶、回肠组织琥珀酸脱氢酶和钠钾ATP酶活力变化的同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回肠组织蛋白...
- 吕凌
- 关键词:脾虚脾失健运蛋白质组学病因病机
- 特发性肺纤维化从脾论治思路探讨被引量:16
- 2016年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且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病理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痿、肺痹的研究范畴。脾肺为母子关系,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为害,从脾论治IPF具有坚实的中医理论支撑。目前的文献、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初步证实了从脾论治IPF的可行性,但仍需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充实,以形成更为确切的循证医学证据,从而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疗效。
- 吕凌袁佺王彩霞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从脾论治
- 清代名医庆恕妇科调经思维研究
- 清代辽宁名医庆恕认为妇女月经病以肝木郁遏、肝木郁陷与肝木不荣为基本病机,总以木气失常为要,论治上以疏肝荣木为核心,以斡旋中气为重点,这与其提出的"调经总要扶阳气,风木温和病不生"理论高度一致。临床上,庆氏不仅借用成方、化...
- 吕凌朱辉
- 关键词:思维方法
- 一种中药储物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储物柜,包括存放柜,存放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部插入存放柜的内部,旋转杆的表面与存放柜的顶部转动连接,旋转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存放柜的内壁固定连接...
- 吕凌袁佺王群于睿智姜福顺徐宁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专门用于大鼠眼针实验的针灸针
- 一种专门用于大鼠眼针实验的针灸针属于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大鼠眼针实验的针灸针的改进。提供一种节省资源且使用方便的专门用于大鼠眼针实验的针灸针。一种专门用于大鼠眼针实验的针灸针,包括针身,针身前端设有针尖,其...
- 吕晓东刘勇明王哲吕凌刘妍彤陈莹马琛梁元钰
- 文献传递
- “脾在液为涎”小议被引量:7
- 2018年
- 涎为口津,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是津液之一。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涎为口之液,由此涎为脾之液,为脾脏所控之物。"脾为涎"之说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也对其中要旨加以揭示,但却未见有专篇进行讨论,后世对其论述更是寥寥无几。何以谓脾在液为涎?尚有需要明晰之处。文章从脾与涎的生理联系及脾病表现与涎的病理变化等方面对"脾在液为涎"加以论述,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思路及方法。此为笔者一人之漏见,有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
- 于漫蒋世伟王彩霞吕凌秦微马天驰刘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