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兰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定位法
  • 1篇动脉采血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滤过
  • 1篇诱导期
  • 1篇肾功能
  • 1篇食指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尿毒
  • 1篇尿毒症
  • 1篇桡动脉采血
  • 1篇采血
  • 1篇残余肾
  • 1篇残余肾功能
  • 1篇成功率
  • 1篇穿刺
  • 1篇穿刺成功
  • 1篇穿刺成功率

机构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向兰
  • 1篇黄爱芳
  • 1篇蔡剑梅
  • 1篇覃向红
  • 1篇王娟
  • 1篇刘丽超
  • 1篇吴卓媚
  • 1篇刘君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蛇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液滤过对诱导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对诱导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诱导期尿毒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血液滤过组33例及诱导透析组32例,分别进行血液滤过及诱导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时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量、残余肾尿素清除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舒适度指标[疼痛积分(V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肾功能指标:两组患者尿BUN、24 h尿量及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的UA、SCr、血BUN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治疗后3 d、7 d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液滤过组尿BUN、尿量、残余肾尿素清除率水平均高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但两组间UA、SCr及血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舒适度指标:两组患者的VRS积分、PSQI、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治疗后3 d、7 d,两组VRS积分、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PSQI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液滤过组VRS积分、SCL-90积分、舒适度分级评分及MAP水平均低于诱导透析组,PSQI高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3)并发症:血液滤过组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诱导透析组(均P<0.05)。结论在诱导期行血液滤过治疗对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王娟黄爱芳吴卓媚刘君向兰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滤过诱导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指和中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观察组使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刘丽超蔡剑梅向兰韦覃媛覃向红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