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宏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经验被引量:8
- 2013年
-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导管的扩张及浆细胞的浸润为病变前提的、非细菌性感染的乳腺疾病,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较长,易复发,手术影响乳房外形。张慧芳医师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96%,有效率98%。
- 吉宏任锦霞
-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经验被引量:1
- 2013年
- 放射性直肠炎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放射线的照射是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明确致病原因。临床治疗较棘手,且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张太峰主任医师采用益气生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并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在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医师们大力推广、借鉴。
- 任锦霞吉宏
-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中医治疗
- 高剂量率近距离腔内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采用非常规的腔内治疗分割方式,探讨方法的可行性与临床生物剂量效应。方法体外放疗+高剂量率近距离腔内放疗:体外照射采用西门子加速器6 MV X射线,全盆腔前后2野等中心技术照射,总剂量46~50 Gy,23~25次,5周,外照射全盆腔剂量30 Gy,15次时盆腔中央挡铅(4 cm×10 cm),并开始配合腔内近距离治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腔内照射当天不做体外照射。腔内放疗超分割组:Ⅱb、Ⅲ期A点4 Gy/次,2次/d,两次间隔≥6 h,每5 d重复治疗1次,总计10次,3~4周,A点剂量40 Gy;腔内放疗常规分割组:Ⅱb、Ⅲ期A点6 Gy/次,1次/d,每周重复治疗1次,总计6次,6周,A点剂量36 Gy。结果 24例患者治疗结束时肿瘤局部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100%,1年局部控制率为95.83%。阴道反应Ⅰ度10例,Ⅱ度11例,Ⅲ度3例,无1例因反应而导致治疗非计划中断。结论体外放疗+高剂量率近距离腔内放疗方法可行,近期疗效满意,其治疗宫颈癌提高疗效、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关键是应用足够的分割(包括次数及剂量),但晚反应组织损伤、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随访及评诂。
- 任锦霞王小虎赵林高力英吉宏刘志强罗莉杜瑞琴
- 关键词:宫颈癌高剂量率超分割放疗
- CK19检测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CK19的表达,探讨早期宫颈癌微转移的检测率及检测方法,论证检测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方法:对于入选患者275例按随访结果将有术后复发或远处转移者32例(复发转移率11.6%)纳入病例组,其余无复发或转移者随机的按照下列因素进行配比纳入对照组:治疗、年龄、组织类型、手术病理分期和肿瘤最大径。将选取的患者淋巴结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CK19的表达。结果:①病例组477个淋巴结中11个CK19阳性(2.3%),来自32名患者中的8人(25%);对照组425个淋巴结中均无CK19阳性表达(0/425),32名患者中CK19的阳性表达率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K19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②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19表达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比较,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通过本研究证实微转移与术后的复发转移有相关性。
- 吉宏李莲英任锦霞郭强李晓琴张庆明
- 关键词:宫颈癌微转移CK19免疫组化复发
-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优势。方法选取90例宫颈癌患者,其中观察组46例为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44例为常规放射治疗组,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治疗副反应、生存质量等。结果两组1、2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观察组的直肠反应、膀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相近,但三维适形放疗明显降低了直肠、膀胱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任锦霞赵林吉宏刘爱荣罗莉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放疗
- CK19及高危型HPV、MMP-2在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吉宏李晓琴李莲英张改莲郭强任锦霞张庆明
- 该课题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以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及MMP-2、原位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来确定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论证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该研究首次...
- 关键词: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临床病理
- 120例复发性阴道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了解复发性阴道炎患者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检测,观察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情况。结果:120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宫颈分泌物解脲脲原体(Uu)阳性52例(43.3%),人型支原体(Mh)阳性12例(10%),沙眼衣原体(CT)阳性10例(8.3%),Uu或Mh合并CT阳性7例(5.8%);混合性阴道炎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93.10%(27/29)高于单纯病原体阴道炎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59.34%(P<0.05)。结论:复发性阴道炎合并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单纯病原体,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并给予相关治疗,减少阴道炎复发率。
- 陈俊瑶吉宏
- 关键词:支原体衣原体复发性阴道炎
- 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70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放疗组36例,同步放、化疗组34例,体外照射常规分割每周5次,2 Gy/f,总剂量:50 Gy/25 f/5 W,铱-192腔内近距离治疗1次/周;A点剂量:36~42 Gy/6~7 f。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 mg,第1~4天静滴,28 d为1周期,共用两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毒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晚期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化疗同步配合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 任锦霞王小虎赵林吉宏欧阳水根
- 关键词:宫颈癌紫杉醇化学治疗
- 3例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经盆底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优势及文献学习
- 2024年
- 盆底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并可辅助进行组织的活检。在妇科肿瘤复发的情况下,盆底超声检查通常用于评估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本研究通过分析3例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经盆底超声检查的表现,旨在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诊断优势。
- 高彩霞石津吉宏宋学梅武彦玲
- 关键词:妇科肿瘤肿瘤转移
-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状况及其在根治性放疗后随访中疗效判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时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HPV感染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根治性放疗后HPV转阴变化情况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放疗科收住入院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3例,均病理明确诊断,HPV检测选用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HPV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23型HPV分型检测,分析局晚期宫颈癌患者HPV感染阳性/阴性、亚型情况及其与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根治性放疗后HPV转阴变化情况与放疗效果的关系。结果:183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HPV感染阳性率为90.16%(165例),其中单一亚型感染阳性率为67.21%(123例),双重亚型感染阳性率为18.58%(34例),三重亚型感染阳性率为4.37%(8例),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亚型以16型、18型、58型和52型为主;HPV感染状况与患者年龄无关,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临床分期越晚感染阳性率越高。根治性放疗对单一亚型感染的有效率高于双重、三重亚型感染,且放疗有效的患者HPV由阳性转阴性所需时间短,阳性率较放疗前明显减少,放疗无效患者HPV阳性维持时间有延长、持续趋势。结论: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HPV感染以16、18、58和52型为主,HPV感染转阴性变化情况可作为根治性放疗后临床随访疗效判断的指标。
- 任锦霞吉宏丁燕黄金晶苟彩霞
- 关键词:宫颈癌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