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人参皂苷Rg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不同终浓度的人参皂苷Rg1 4 h后,细菌脂多糖LPS(10μg/ml)作用24 h,直径1μm的微球(1×1010/L)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Rg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Griess试剂盒检测NO的释放;H2DCFDA染色检测ROS的含量;Fluo-4/AM染色检测Rg1对Ca2+超载的影响;Sytox R Green染色,荧光酶标仪检测Rg1对CHX、CTX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0、20μmol/L的Rg1时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以及吞噬微球的能力;10μmol/L的Rg1能显著抑制Ion诱导的的巨噬细胞Ca2+的超载以及CHX、CTX诱导的细胞的凋亡。结论 Rg1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可抵抗多种因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为进一步开发为免疫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
- 张亚兴孙成宏叶燕霞曾耀英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巨噬细胞NOROS
- 去铁胺对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化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2012年
- 分别采用MTT法、CF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去铁胺(DFO)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药物毒性、对T淋巴细胞增殖、对Con A刺激下的小鼠T细胞CD69表达和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FO对淋巴细胞的毒性T细胞体外增殖、活化和细胞周期无影响;不同浓度的DFO(5、10、20、40μmol/L)能显著抑制受Con A刺激48 h和72 h后的T淋巴细胞增殖;低浓度的DFO(5、10μmol/L)对小鼠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没有影响,高浓度(20、40μmol/L)的DFO可抑制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Ph能将T淋巴细胞抑制在G0/G1期。说明DFO除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外,可能还通过其他机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且DFO可以将淋巴细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干预药物。
- 陆晓宇曾耀英陈中键陈克明叶燕霞袁曦
- 关键词:去铁胺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 漆黄素对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漆黄素(Fisetin,FIS)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O的释放及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无菌制备小鼠巨噬细胞悬液及淋巴细胞悬液;荧光微球结合流式细胞术(FCM)分析FIS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Grie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释放;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FCM,检测CD3+T细胞CD69的表达水平;CFSE标记技术检测T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2.5μmol/L,5μmol/L,10μmol/LFIS均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微球的能力;FIS能抑制LPS和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的NO的产生(P<0.05);FIS对ConA刺激的T细胞表达CD69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P<0.01),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FIS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分泌NO的能力,并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 陈真曾耀英叶燕霞
- 关键词:漆黄素一氧化氮增殖
-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在体外对ConA诱导的小鼠T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免疫作用机制。方法:加入不同浓度DHA,以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A(ConA)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用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法分析T细胞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CD3+T细胞早、中、晚期活化标志CD69、CD25、CD71表达情况;用Fluo-4/AM荧光钙离子探针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以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运用流式细胞术(FCM)结合三色荧光染色技术检测CD4+CD25highTreg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情况。结果:CFDA-SE染色结果显示,DHA能有效抑制ConA诱导的T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DHA对ConA刺激的CD3+T细胞CD69、CD25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对CD7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DHA单独作用不能引起T细胞[Ca2+]i的升高,在ConA的刺激下能引起[Ca2+]i浓度升高;PI染色流式分析结果显示,DHA阻滞细胞于G0/G1期,阻止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DHA能够下调CD4+CD25highTreg细胞CD69的表达。结论:DHA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 叶燕霞曾耀英黄秀艳陆晓宇曾祥凤王希朝
-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
- 基于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膜界面构建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及其对癌细胞的识别检测
- 2012年
- 合成了聚苯胺纳米纤维,直径在50~70 nm之间;基于静电作用构建聚苯胺纳米纤维-纳米金复合膜界面,并在此界面上层层组装修饰叶酸分子,构建叶酸功能化传感界面,基于叶酸分子与癌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叶酸受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此传感界面应用于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捕获。结果表明:叶酸功能化传感界面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捕获叶酸受体过量表达的癌细胞。采用电化学阻抗技术,以HeLa细胞为模型,应用于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检测,细胞在1.0×104~6.4×106cells/mL浓度范围内与阻抗变化值ΔRc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00 cells/mL。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制备的传感器可以再生使用。
- 王辉汪甜叶燕霞张亚兴杨培慧蔡怀鸿蔡继业
- 关键词:细胞传感器聚苯胺纳米纤维纳米金癌细胞
- 根皮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9
- 2009年
- 探讨根皮素(phloretin)在体外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周期和巨噬细胞NO释放、吞噬功能的影响。CFDA-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根皮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根皮素对T淋巴细胞在ConA的刺激下CD69和CD25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Griess试剂盒和荧光微球分别用以检测巨噬细胞NO释放和吞噬功能。结果显示,根皮素(40、60和80μmol.L-1)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殖指数(PI)从1.41±0.13分别下降到1.34±0.16、1.19±0.12和1.07±0.06。根皮素可明显抑制CD69和CD25的表达(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根皮素可将细胞抑制在G0/G1期。巨噬细胞在LPS和IFN-γ的刺激下的NO释放量为(26.72±3.57)μmol.L-1,而在根皮素作用下NO释放量明显下降(P<0.01)。巨噬细胞吞噬率在根皮素作用下也明显下降(P<0.01)。以上结果表明,根皮素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 陆晓宇曾耀英叶燕霞周玉英慕静静赵晓慧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
- 根皮素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周期、Ca^(2+)离子内流以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根皮素(Ph)对小鼠T淋巴细胞中期活化、细胞周期、Ca2+离子内流以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将其发展为免疫干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双色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分析Ph对多克隆刺激剂(ConA)刺激下的小鼠T淋巴细胞CD25表达的影响;PI染色法检测Ph对T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Fluo-4/AM染色结合FCM分析Ph对T淋巴细胞Ca2+离子内流的影响;calcein/Co2+技术检测Ph对T淋巴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MPT)的影响,并用DIOC6(3)染色检测其对线粒体膜电势(MMP)的影响。结果:Ph(40,60,80μmol/L)对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CD25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Ph能抑制T淋巴细胞Ca2+离子内流(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h能将T淋巴细胞抑制在S期;且Ph能够诱导和加速MPT,并导致MMP的显著下降。结论:Ph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和Ca2+内流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将细胞抑制在S期,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抑制药物。
- 陆晓宇曾耀英叶燕霞曾祥凤肇静娴
- 关键词: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