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晓静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预治疗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直肠
  • 1篇直肠息肉
  • 1篇生活方式干预
  • 1篇生活方式干预...
  • 1篇食管
  • 1篇食管溃疡
  • 1篇随访
  • 1篇随访观察
  • 1篇综合征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变化

机构

  • 6篇晋中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史晓静
  • 4篇赵红霞
  • 3篇赵鑫
  • 1篇杨惠
  • 1篇徐金刚
  • 1篇邢晓冰
  • 1篇董玉莲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患病率及胃黏膜组织学变化的五年随访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研究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根除HP5年后的胃癌患病率及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将HP阳性患者15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于1、3、5年后行胃镜复查及相同部位胃黏膜病理比较.结果 5年随访共发现11例胃癌患者,HP根治组1例,未根治组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胃癌患者共6例,HP根治组1例,未根治组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除HP5年后,两组胃体部萎缩及肠上皮化生(肠化)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胃窦部萎缩及肠化改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持续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并使萎缩及肠化呈进行性加重,根除HP能减少胃癌的发生,并使胃体部黏膜萎缩及肠化进展缓慢.
董玉莲邢晓冰杨惠赵红霞史晓静
关键词:螺杆菌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与44例仅用生活方式干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好。
赵红霞赵鑫史晓静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生活方式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人数少且症状反应轻。结论1:3服莫沙必利治疗FD疗效好且安全。
赵红霞赵鑫史晓静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莫沙必利
187例食管溃疡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食管溃疡是临床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比一般的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更难愈合,且治疗疗程长。笔者对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187例食管溃疡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食管溃疡的主要病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内镜下特征及病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史晓静
关键词:食管溃疡胃镜病因
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选择72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一曲美布汀治疗),疗程均为四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极少.结论 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治疗(IBS)效果好.
赵红霞赵鑫史晓静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联动成像模式与普通内镜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2022年
研究探讨联动成像模式与普通内镜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对比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联动成像模式与普通内镜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情况。结果:118例肠镜检查的患者运用联动成像模式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形态分为扁平型和隆起型,联动成像模式检查出扁平型和隆起型平息肉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动成像模式检查对1~3mm,的息肉的检出率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动成像模式在结直肠息肉的运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提高整体息肉检出率,对微小息肉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来源于单中心,标本量少,需要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史晓静徐金刚庞敏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检出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