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传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9篇手术
  • 6篇胃癌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肝癌
  • 4篇乳腺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腺癌
  • 4篇淋巴
  • 4篇腹腔镜辅助
  • 4篇病理
  • 4篇肠癌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直肠
  • 3篇射频

机构

  • 17篇厦门大学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厦门市第一医...
  • 2篇厦门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卢传辉
  • 7篇许林
  • 7篇尤俊
  • 6篇张志明
  • 6篇洪明
  • 5篇苏国强
  • 5篇洪明
  • 4篇庄严阵
  • 4篇刘凯华
  • 4篇吴培仁
  • 3篇许林
  • 3篇许林
  • 3篇骆一丁
  • 3篇林天胜
  • 3篇许俊明
  • 3篇吕游
  • 3篇张志明
  • 2篇黄安乐
  • 2篇傅锦波
  • 2篇黄正接

传媒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医药通报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恶性神经鞘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卢传辉张志明骆一丁洪明许林
关键词:乳腺恶性神经鞘瘤肿瘤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去势治疗,研究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6、9、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SA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能明显降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城许春刘焜陈世伟卢传辉
关键词:戈舍瑞林比卡鲁胺晚期前列腺癌生存期
^99Tc^m奥曲肽核素显像诊断结直肠癌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99Tcm奥曲肽显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经内窥镜检查活检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及6例非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腹部的99Tcm奥曲肽显像,以99Tcm直接标记的奥曲肽进行分析。结果:99Tcm奥曲肽显像检测30例结直肠癌4例阳性,26例阴性;6例非结直肠癌2例阳性,4例阴性。99Tcm奥曲肽显像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3.33%、33.33%和22.22%。结论:99Tcm奥曲肽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但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有限;需要用各种亚型的生长抑素受体和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吴培仁何小江许林俞浩林天胜卢传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奥曲肽放射性核素显像
艾迪注射液联合TAC方案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加TAC方案对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方法:5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艾迪联合化疗组24例:TAC方案化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80ml/d,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单纯化疗组28例单用TAC方案化疗。结果:艾迪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联合化疗组出现骨髓抑制16例,单纯化疗24例,差异显著(P<0.05);艾迪联合化疗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前与化疗后15天比较:CD3+、CD4+T细胞计数下降,CD8+T细胞计数上升,CD4+/CD8+下降(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AC方案行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能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卢传辉洪明尤俊许林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姜黄素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Cur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Cur对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测定Cur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结果:Cur能抑制治疗小鼠肝癌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减少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降低肝癌组织MVD。结论:Cur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机制可能是Cur减少VEGF的表达而抑制肿瘤微血管新生。
谢永进魏斌陈跃达丁伟基徐毅李文鹏卢传辉尤俊罗琪黄正接
关键词:姜黄素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鼠
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端侧与侧侧吻合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采取端侧或侧侧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105例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消化道重建行端侧吻合68例(端侧组),行侧侧吻合37例(侧侧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情况,并随访观察预后相关指标。结果端侧组术中肠管切除长度短于侧侧组,且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和0.01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75.9%vs 72.3%,P=0.752)。结论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切除术采用结肠端侧吻合与侧侧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均可行,当肿瘤位置位于降结肠及降乙交界处时,端侧吻合可能减少脾曲游离的操作。
黎凡刘永飞卢传辉罗凌涛苏国强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腹腔镜端侧吻合侧侧吻合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探讨诊治方法。 方法 对 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前确诊率 33 3%。手术治疗 15例 ;术后联合化疗 6例 ,术后联合放疗 2例 ,术后联合化、放疗 1例。手术切除联合化疗 5年生存率达 6 0 % ,单纯手术 5年生存率 5 0 %。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 (HP)治疗 3例 ,2例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后行利妥昔单抗 +CHOP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 结论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术前确诊较困难。需根据其病理分类、分型以及HP感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联合治疗能提高 5年生存率。部分病人可抗HP治疗而保留胃功能。
卢传辉许林庄严阵洪明吴培仁张志明
关键词: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螺杆菌
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239例报告)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国内5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39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35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0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3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与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0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6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例)患者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完成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后,先离断十二指肠再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设为前入路组;132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6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例)患者先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再离断十二指肠,设为后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不同TNM分期、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最大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分层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2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 死亡。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患者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
林和新陈锦萍苏国强张国伟傅锦波叶志坚卢传辉龚江黄荣杰柯海林蔡丽生尤俊
关键词:多中心
Ⅲc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Ⅲc 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7 月至 2022 年 6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 115 例行根治性手术且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 TNM Ⅲc期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发生复发或者转移,将病人分为无复发转移组(66例)和复发转移组(4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复发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复发转移组与复发转移组在 CEA、CA19-9、T 分期、癌结节数目、转移淋巴结比例及根部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5 μg/L[HR=2.288,95%CI(1.222~4.286),P=0.010]、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HR=2.100,95%CI(1.060~4.159),P=0.033]和根部淋巴结阳性[HR=1.894,95%CI(1.042~3.440),P=0.036]是病理Ⅲc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累积生存率比较显示,CEA>5 μg/L组低于 CEA ≤5 μg/L组(χ^(2)=9.282,P<0.002),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 组低于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 组(χ^(2)=11.234,P<0.001),根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低于根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χ^(2)=9.6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时间(42.5±20.1)个月,3 年无瘤生存时间(DFS)为(29.9±22.0)个月。根部淋巴结阳性者,3 年复发率达 55.6%,DFS 为 21.2 个月。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 者 3 年复发率达 59.6%,DFS 为 15.9 个月。CEA>5 μg/L、根部淋巴结阳性且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 者 3 年复发率达 100%,DFS 仅为 13.2 个月。结论 CEA>5 μg/L、转移淋巴结比例>0.412 和根部淋巴结阳性是病理Ⅲc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复发转移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干预。
许东谢逸林路慧欣程坦坦卢传辉苏国强黎凡
关键词:结直肠癌CEA
结肠嗜酸性肉芽肿一例
2002年
张志明庄严阵许林卢传辉
关键词:纤维结肠镜检查外科手术病理报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