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海
- 作品数:34 被引量:48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人工羊草草地干、鲜地上生物量比的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研究了人工羊草草地干、鲜地上生物量的比值,结果表明:从羊草的抽穗期(6月23日)至果后营养期(9月12日),其干、鲜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它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仲延凯包青海
- 关键词:羊草人工羊草草地生物量
- 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动态的研究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对人工羊草草地产量的季节动态和年动态以及植物含氮量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季节动态产量的高峰期在8月中旬,也是最适的割草时期;年动态产量的高峰期是在种草后的第5年。植物含氮量的高峰期是在羊草的抽穗至开花期。
- 仲延凯包青海孙维
- 关键词:羊草人工羊草草地氮
- 羊草草原割草处理群落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19
- 2003年
- 利用多种分析与统计方法对羊草草原割草场不同割草措施连续处理19年(即1982~2001年)的群落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草原合理的轮割为割一年休一年和割二年休一年.割草使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密度下降,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少,杂类草增加.同时,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下降,而菊科和藜科植物增加.建群种羊草(Leymuschi-nensis)和优势种冷蒿(Artemisiafrigida)的单株重降低,优势种大针茅(Stipagrand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的单株重却有所增加.连年割草使群落结构向旱生化方向发展.与对照相比,割草使群落的均匀性降低,多样性升高.
- 包青海宝音陶格涛阎巧玲敖亚萍
- 关键词:羊草草原群落特征群落结构生物量
- 氮素添加对典型草原区割草场植物群落结构及草场质量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1年
- 养分添加对维持割草场养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不同割草制度下添加氮素试验,探讨了氮素添加对割草地产量、群落物种多样性及草群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添加对一年割1次草地的增产效果显著。添加氮素当年N3(64.4kg/hm2)、N4(78.2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幅度近50%,且次年也表现出明显的肥料残效;对一年割2次,仅在N4梯度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表现出肥料施用量不足。对不割草处理区,添加氮素未达到显著增产(P<0.05)。2)割草处理下,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氮素添加梯度的增加呈波动状增长趋势;而均匀性指数呈下降走势。3)添加氮素后羊草和大针茅在一年割1次和不割草处理中都表现出等补偿和超补偿,但在一年割2次中均为不足补偿;糙隐子草则相反,在不割草处理中仅为等补偿而在割草处理后刈割频度越高超补偿现象越明显。添加氮素后3种群的氮含量都明显提高,但在不割草处理中的糙隐子草在N2(50.6kg/hm2)梯度达到最高之后,基本保持该水平。4)氮素添加对不同轮割制度下草地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施用N4梯度的试验区在2年的综合效果中表现最佳,草地质量维持的最好。
- 宝音陶格涛刘美玲包青海呼格吉勒图
- 关键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组成
- 割一年休一年割草制度下羊草群落植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被引量:12
- 2007年
- 利用1982—2002年样方观测资料,对典型草原区羊草草原群落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处理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群种羊草的个体数量先下降然后略有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偶见种和伴生种增加,但组成有所不同。就群落多样性而言,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呈现一个明显高峰值的单峰曲线,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指数变化的主要因子。群落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生物量与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与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有关。
- 王泽环宝音陶格涛包青海仲延凯
- 关键词:羊草草原刈割处理多样性
- 天然草原施用稀土微肥的土壤生物活性效应被引量:6
- 2003年
-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羊草草原设置的稀土微肥控制试验区内,对草原进行不同次数和不同浓度的喷施稀土微肥处理,测定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在牧草生长季,喷施1000mg·L-1稀土微肥可刺激羊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增多,特别是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磷酸酶、脲酶等土壤酶的活性显著增强,从而加速了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转化过程,成为稀土微肥促进牧草增产的主要土壤生物学机理。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喷施或灌施稀土微肥对各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和不同土壤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并与其作用时间有关,稀土微肥作用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刺激有效,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总体分析,1~2次·a-1喷施1000mg·L-1稀土微肥效果最佳。如喷施浓度过高,则会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产生不利影响。
- 王晓玲赵吉包青海邵玉琴
- 关键词:天然草原稀土微肥土壤施肥效果根际
- 割草对典型草原植物营养元素贮量及分配的影响 Ⅳ.土壤—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2
- 2000年
- 内蒙古典型草原割草地的土壤、羊草的根、植物的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 ,其 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月变化各有特点。在割草区和对照区 ,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较小 ;羊草根部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的变化形式更多 ,而且留茬部分的含量多数低于割取部分。9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年平均值在土壤和羊草的不同部位亦有很大差异。在割草区 ,土壤以Mg的含量最高 ,为 3 .41 63± 0 .6772 % ,以 Cu最低 ,为 2 0 .2 6± 8.43 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K、Ca、Fe、N、P、Mn和 Zn。羊草根部以 N的含量最高 ,为 0 .75 70± 0 .1 40 0 % ,以 Zn最低 ,为 1 6.1 7±4.4610 - 6 ,其余的依次为 Ca、K、P、Fe、Mg、Mn和 Cu。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亦以 N的含量最高 ,分别为 1 .92 1 0± 1 .0 1 1 0 %和 2 .3 0 40± 0 .8680 % ,以 Cu最低 ,分别为 9.97± 7.7710 - 6和 1 5 .48± 1 5 .8710 - 6 ,其余的顺序相同 ,即 K、Ca、P、Mg、Fe、Mn和 Zn。与对照区相比 ,土壤中 9种元素的含量 ,割草区多数低于对照区 ;羊草根部、留茬部分和割取部分是割草区多数高于对照区。根据 9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严重短缺或一般短缺 ,如 N和 P;二类较为丰富 ,如 Ca、Mg、Fe和 Mn;三类为介于一类和二类之间 。
- 仲延凯孙维孙卫国包青海
- 关键词:土壤留茬草原植物割草
- 割草对人工羊草草地群落与主要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 1991年
- 从1983至1917年,研究了割草对人工羊草草地群落与主要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其结果为:共出现种子植物46种,分属于18科37属;不同割草处理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在3月最高,种草后的第3年产量达到高峰期,群落的出席1984年最高,1986年最低;不同割草处理羊草的地上生物量由1983年的55.20-134.53g/m^2下降到1987年的3.66-17.16g/m^2,羊草的密度,高度和平均单株重明显降低;黄蒿的生物量逐年增加,密度、高度和平均单株重不受割草影响。羊草的大量死亡与降水条件对某些数量特征有较大的影响。
- 仲延凯包青海
- 关键词:割草羊草人工羊草草地群落
- 割草后施用氮肥的生态效应被引量:6
- 1991年
-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地区的天然割草场上,几乎是连年割草,每年每公顷要取走1125—1500kg有机物质,而且基本没有能量输入,致使产草量逐年降低,草质变劣,严生地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为弥补因割草而损失的有机物质,使这一再生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我们从1983—1987年进行了割草后施用氮肥的研究。由于篇幅有限。
- 仲延凯包青海
- 关键词:割草氮肥生态效应
- 锡林河流域合理割草制度的研究被引量:31
- 1999年
- 连续16年在锡林河流域进行的研究结果如下:该地区的最适割草时期为8月中旬,合理轮割为割一年休一年或割二年休一年,利用率控制在50%左右,留茬高度为12cm左右。割草使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密度下降,优良牧草在群落中的比例减少,杂类草增加,并引起生境条件恶化。不同的割草制度有共同的演替趋势,但所处的演替阶段不同,16年连续刈割已使羊草占优势的草原演替为艹洽草占优势的草原。从割草制度与割草地改良看,施N肥、定量补施各种亏损营养元素、深耙松土和喷施硝酸稀土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留茬高度与损耗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多数较高大的植物符合^y=a+bx方程;少数丛生或低矮的植物符合^y=a+blnx方程;另外,合理轮割对植物营养元素的贮量与分配,对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增加均有利。
- 仲延凯包青海
- 关键词:草地退化锡林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