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筒形件
  • 4篇有限元
  • 4篇强旋
  • 2篇旋压
  • 2篇三维刚塑性
  • 2篇塑性
  • 2篇刚塑性
  • 1篇锻造
  • 1篇型腔
  • 1篇旋压过程
  • 1篇样条函数
  • 1篇样条曲面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胀径
  • 1篇三通管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筒形件强力旋...
  • 1篇强力旋压

机构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作者

  • 7篇刘英伟
  • 6篇吕炎
  • 3篇王成录
  • 1篇张毅
  • 1篇单德彬

传媒

  • 2篇金属成形工艺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1999
  • 6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筒形件强旋三维刚塑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1
1999年
在建立筒形件强旋有限元力学模型过程中,旋轮与工件接触区及其边界的描述是重要的一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出了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强旋工艺过程进行了刚塑性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工件表面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
吕炎刘英伟单德彬
关键词:强旋筒形件有限元
一种筒形件强旋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的提出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在参考了前人在旋压方面所提出的力学模型基础上,为更好地对筒形件强旋进行三维动态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筒形件强旋的成形轨迹是一空间螺旋锥面,旋轮下的变形区为旋轮锥面和工件空间螺旋锥面的相贯区域。前人在研究时对变形区都作了较大的简化,这势必影响计算的精确性。本文所提出的力学模型较符合强旋的实际情况。
刘英伟吕炎王成录
关键词:有限元力学模型旋压过程
筒形件强旋胀(缩)径的精确判断
1998年
提出了一种较精确的判断截面胀(缩)径的计算方法,即通过构造样条函数来表示内径切应变的分布规律,然后对切应变积分,求得了整个截面的切向应变总量,最后根据它判断截面的胀(缩)径.
吕炎刘英伟
关键词:强旋样条函数筒形件冲压胀径
筒形件强旋接触区摩擦力对单元刚阵的贡献
1998年
分析了单元接触面上任意一点在局部坐标下滑动速度的表示方法,推导了摩擦力对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阵的贡献的计算公式。
刘英伟吕炎
关键词:有限元筒形件强旋
B样条曲面在模具型腔表面描述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以三通管挤胀成形模具为例,采用双三次均匀B样条曲面对该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了几何描述。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为三通管挤胀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中的动态边界条件处理提供灵活、方便的几何信息,为在数值模拟中实现动态边界条件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成录吕炎刘英伟
关键词:B样条曲面三通管数值模拟锻造
筒形件强力旋压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模拟
筒形件强旋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加工薄壁筒的方法.该文在参考了前人有限元模拟工作的基础上,从强旋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筒形件强旋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既反映了强旋时施加于变形体的载荷的不对称,又反映了接触区几何形...
刘英伟
关键词:旋压有限元刚塑性筒形件
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此文对利用塑性介质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变形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挤胀成形三通管接头的通用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三通挤胀成形实验。此研究给出了影响成形过程的一些重要参数。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王成录吕炎刘英伟张毅
关键词:管材挤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