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祖春

作品数:2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农村
  • 4篇信用
  • 4篇社会主义
  • 4篇主义
  • 3篇企业
  • 3篇劳动力
  • 2篇信用缺失
  • 2篇信用约束
  • 2篇增收
  • 2篇政治
  • 2篇农村经济
  • 2篇农民
  • 2篇农民负担
  • 2篇农民增收
  • 2篇农业
  • 2篇乡镇企业
  • 2篇教育
  • 2篇经济发展
  • 2篇经营环境
  • 2篇就业

机构

  • 20篇湖北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咸宁职业技术...

作者

  • 24篇刘祖春
  • 1篇梅文婷
  • 1篇邓艳芳
  • 1篇钟永秀
  • 1篇董倩文

传媒

  • 6篇湖北大学学报...
  • 6篇湖北大学成人...
  • 2篇决策与信息
  • 2篇当代继续教育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金融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用缺失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侵蚀及对策探析被引量:1
2007年
信用是维系和支撑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纽带,也是现阶段我国稳定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和道德的支撑。但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各种形式的信用缺失问题正在不断侵蚀和削减维系和支撑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信用链条,严重地制约和扭曲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从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信用缺失及其对农村社会经济的侵蚀的分析入手来力求解决这一问题。
刘祖春
关键词:信用缺失农村经济
需求紧缩的宏观经济对策探析
2000年
刘祖春
关键词:宏观经济对策金融资产农村居民劳务输出充分就业第三产业
我国农村工作“三个着眼于”指导思想探析
2004年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始终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因素,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的障碍。对此,江泽民提出了关于农村工作的“三个着眼于”的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就“三个着眼于”指导思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及如何落实“三个着眼于”的指导思想,进行一些探索。
刘祖春范德耀
关键词:农民增收农民负担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构建探析被引量:1
2003年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信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确保经济活动行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经济交换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刘祖春
关键词:市场经济信用体系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二十多年来,围绕着非公有制经济姓'公'姓'私'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利弊问题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是'补充'还是'并存'的问题等方...
刘祖春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
文献传递
对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实现新跨越的思考
1998年
一、实现新跨越是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人称“草根工业”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299亿元;完成增加值1459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
刘祖春
关键词: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股份合作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继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的不均等,也有经济结构变化、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和适当的制度安排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刘祖春邓艳芳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非均衡发展的思考
2015年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和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及其有效融合已经成为主导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要素。如何有效地把现代科技、信息、管理以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推广已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当前,随着我国农业推广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推广作用的发挥。有鉴于此,笔者希望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探索在现代农业推广过程中如何实现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和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有效结合。
刘祖春董倩文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非均衡发展
弱势群体问题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约及对策探析
2009年
本文分析弱势群体问题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约,提出有效化解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
刘祖春钟永秀
关键词:弱势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维度——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被引量:8
2017年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对于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把握精准,同时对于今年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给出了清晰路线图,其特点突出表现为改革的三个思维视觉——三个维度,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化解农业结构性矛盾的手段;以激活农业生产要素作为改革的主要支撑;以增进民众特别是农民的福祉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
刘祖春
关键词:农业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