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琳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主义
  • 2篇资本主义
  • 2篇资本主义社会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冲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时空分异
  • 1篇谈判
  • 1篇谈判者
  • 1篇批判主义
  • 1篇缺席
  • 1篇组织化
  • 1篇危机管理
  • 1篇县域
  • 1篇乡村
  • 1篇理解社会学
  • 1篇民意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刘琳
  • 2篇刘琳
  • 1篇张星久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谈判者缺席”问题的社会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呈现出突发性、暴烈性、难以控制、难以协商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群体性事件中"谈判者缺席"问题有关。"谈判者缺席"问题直接反映的是群体性事件的无组织化状态,而其深层社会结构根源在于转型期"社会中间组织的缺失",这导致社会缺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载体,国家与民众之间缺失缓冲地带。当矛盾出现时,国家与民众直接互动,使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冲突以突发的、对抗的、难以协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培育社会中间组织是应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社会治理方式。
刘琳张星久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马克思与韦伯冲突思想的时代差异被引量:1
2013年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欧洲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马克思与韦伯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以这个时代的社会作为主要观察与研究的对象。但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马克思与韦伯生活年代上的短短差距被急剧变革的社会历史进程放大了。马克思所观察到的是早期资本主义过渡阶段的社会冲突,而到了韦伯生活的年代,马克思所处的早期工业革命时代的欧洲已不复存在,欧洲已从早期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工业社会阶段。这种急剧的时代变革,造成了马克思与韦伯所观察的社会形态的巨大差异,进而形成他们冲突思想的时代差异。
刘琳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批判”与“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思想的两种传统被引量:1
2011年
冲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状态,也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方式。面对政治冲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态度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自马克思"批判主义"指导下的政治冲突思想,一类是源自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指导下的政治冲突思想。两者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政治冲突作价值判断;是否可以以武力解决政治冲突;是否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冲突。面对冲突,前者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后者是一种"管理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待政治冲突的两种基本立场,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进而形成了处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冲突的不同方式和制度设计。而"批判"与"理解"正是这两种传统的理论内核和基本线索。
刘琳
关键词:政治冲突批判主义理解社会学
“无组织化”: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被引量:19
2012年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组织化"的有无及其程度,是考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维度。"无组织化"的群体性事件除了具有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所共有的"群体性"、"对抗性"、"无政治诉求"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与其他类型群体性事件所不同的特征,集中表现在难以预防、难以控制、难以协商解决、直接面对政府、解决手段的单一性、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和暴力行为等方面,而这些特点集中反映了这类群体性事件的"无组织化"特征。"无组织化"正是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普遍现象,是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风险因素。
刘琳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民意表达
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发展时空分异与优化决策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因地施策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为例,构建县域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的“三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和耦合模型开展县域乡村“三生”系统优化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具有东北-西南地域分异特征,75.82%的县域乡村子系统处在磨合耦合阶段,乡村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乡村“三生”系统发展功能区具体分为低等协调持续发展区、中协调低持续发展区、低协调中持续发展区、中等协调持续发展区、高协调中持续发展区和高等协调持续发展区等六种类型,以中低协调发展区为主,占总量的72.6%。不同类型县域乡村“三生”系统功能区,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鲁西南平原农区等低水平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高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胶东半岛等中等地区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为主,形成特色产业品牌;鲁北的高等协调地区以科学发展与示范建设为主,构建成熟乡村发展模式。乡村“三生”系统以耦合协调机理为依据,科学划分县域乡村发展功能区,对县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李进涛刘琳刘琳冷安丽
关键词:功能区
危机管理研究路径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一种哈耶克的视角被引量:3
2019年
任何一种研究都会涉及研究路径的问题,危机管理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路径不是研究方法,而是研究方法的来源和前提。研究路径往往基于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前提假设,体现了对"何为最好的研究"的某种态度和立场。科学化是目前危机管理研究的主流路径,哈耶克独特的知识论,有助于我们在危机管理研究中更好地认识科学研究路径的作用、避免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有助于认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在不同危机管理研究对象中的适用性、以及认识同一危机管理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不同研究层次与研究维度,进而为我们检视危机管理的研究路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角。
刘琳
关键词:危机管理科学主义哈耶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