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理 作品数:6 被引量:4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四种抗癌药物对磷脂酶C活性的影响 1992年 甲氨蝶呤影响 DNA 合成,5—氟尿嘧啶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使 DNA 合成受阻,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这些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但抗癌药物和磷脂代谢(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之间的联系,还是一个迷。为进一步探讨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特别是它们和磷脂酶 C(PLC)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四种抗癌药物对 PLC活性的影响。 任丽君 张金龙 刘理关键词:磷脂酶C 活性 抗癌药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替代癌细胞体外检测抗癌药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999年 目的 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手术切除标本原代癌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敏感性测定,解决非手术癌患者化疗用药个体化。方法 在采集手术标本的同时抽取该患者外周血,用MTT法体外检测9种化疗药物对34例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利用SAS软件计算两者相对抑制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34例癌症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癌细胞对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肿瘤患者对同一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乳 腺癌、肾癌、膀胱癌、肺癌患者当不能取得手术标本时,可以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癌细胞做MTT体外药敏检测,为肿瘤病人个体化用药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马玉彦 李殿俊 刘巍 刘理 严秋哲 曲宏岩 徐世东关键词:肿瘤 药敏试验 淋巴细胞 MTT法 MTT法检测人实体瘤化疗敏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996年 应用MTT法检测138例恶性实体瘤细胞体外对13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探讨此方法作为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可评价率为96.4%,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化疗资料基本一致。结论:MTT法作为一种能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个体化实验室依据的准确、简便,快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玉彦 王波 鄢德友 刘理 李殿俊 林英姬 娄阁 王惠增 陈国林关键词:MTT法 肿瘤 化疗敏感性 药物疗法 表达质粒pdBHhIL-4转化小鼠C127细胞的实验研究 1993年 为了使真核基因在真核细胞进行表达,我们将携带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的表达质粒pdBHhIL-4转化哺乳动物细胞小鼠的C127细胞,该表达质粒由原始质粒pdKCR和牛乳头瘤病毒(pdBPV-1)及人IL-4 cDNA构建而成,再经酶切和凝胶电泳分析加以证实。细胞转化采用改进的磷酸钙沉淀法和甘油休克的方法,转化后的细胞逐渐呈现形态学上的改变,经活性测定其培养上清中具有人IL-4的表达。 王志华 田长富 刘理 谭玉英 许秀兰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 质粒 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导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 1993年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在体外和IL—2共同培养后能够识别和特异到达肿瘤局部并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因而我们选择TIL作为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Rosenberg组利用逆转录病毒将Neo基因导入人TIL中并回输入体,证明了使用逆转录病毒将基因转移至淋巴细胞在人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我们将IL—2基因重组至NIH确认的逆转录病毒pN2载体中,经PA317细胞包装后感染人TIL,经G418筛选,成功地获得了导入并表达外源基因IL—2的TIL。 范晓波 刘理 谭玉英 解丽华 王文阁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基因治疗 肿瘤 人白细胞介素Ⅱ基因成功导入三株恶性肿瘤细胞 被引量:1 1995年 外源性基因导人TIL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抗肿瘤的基因治疗是美国Rosenberg和Anderson共同提出的抗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方法。也曾有人提出将外源性基因转导进肿瘤细胞中,试图改变恶性肿瘤生物性状而创建自体或异体活瘤苗达到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解丽华 马玉彦 王波 刘理 王志华 李殿俊关键词:外源性基因 恶性肿瘤细胞 恶性肿瘤患者 瘤苗 TIL细胞 生物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