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刚
- 作品数:54 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节段应力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节段应力强度的影响。方法9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1~S2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在每个标本的L3、4、5用椎弓根螺钉随机顺序地进行矢状面三种角度的固定:①原位(前凸10o);②后凸位(后凸5o);③超前凸位(前凸25o)。每组分别进行加载,记录相邻节段L2/3、L5/S1椎间盘和关节突的应力强度,并加以比较。结果在前屈试验中,所有固定组的相邻节段应力强度均显著高于完整脊柱组(P<0.05),后凸位固定组的应力强度最高。在后伸试验中,后凸位固定的应力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固定组(P<0.05);但原位固定和超前凸固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侧屈位试验变化规律与后伸试验相似。结论脊柱固定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强度增加,并且矢状面异常固定角度更破坏其生物力学环境。在腰椎稳定重建同时,应该获得正常腰椎前凸角。
- 李忠海赵杰陈志明袁健东徐浩刘爱刚
-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生物力学相邻节段
- 颈椎管肿瘤Asazuma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的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Asazuma分型在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3例颈椎管哑铃形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前按照Asazuma分型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观察临床疗效,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例患者术前均经CT和MRI检查作出临床诊断,2例型,1例a型,2例a型,2例b型,1例型,1例型采用后方入路,2例c型采用前方入路,2例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其中肿瘤完全切除11例(84.6%),大部切除2例(15.4%)。3例患者术中同时切除宿主神经根。10例行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13例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颈椎哑铃形椎管内肿瘤有较高的误诊、漏诊率,MRI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和位置有重要意义。Asazuma分型对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李忠海赵杰侯铁胜陈志明袁健东马辉徐浩刘爱刚
- 关键词:神经鞘瘤颈椎哑铃形手术切除
- “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科对96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对96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3.2年,按陆裕朴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74例,良18例,可4例,优良率95.8%。本组无切口感染、钢丝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U"形加环抱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符合张力带固定原理,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功能良好、疗效满意。
- 林洪光刘爱刚郑文忠苏鸿君陈昆尤瑞金吕宏升
- 关键词:内固定术髌骨骨折
- 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6年12月,我科应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病25例(30髋),单侧20例,双侧5例。结果本组经过0.5~6年随访,30个人工髋关节临床效果良好。人工髋关节的活动和其后关节功能良好,X线摄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符合股骨近端生理顺应性,使假体适应应力分布。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同时为今后需要假体翻修提供骨结构基础。
- 郑文忠陈昆刘爱刚潘永太尤瑞金马国棣黄令坚黄春福黄钿锋王鸿泰肖奕增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保留股骨颈髋关节骨关节病
- 肘部外侧入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21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结果对216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2.9年),按Flynn评定标准评定,优169例,良37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95.4%。本组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移位、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出现肘内翻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功能良好,疗效确切。
- 林洪光刘爱刚郑文忠陈昆尤瑞金肖奕增黄令坚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内固定术
- 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 分析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246例,其中椎体屈曲压缩型骨折132例,爆裂型骨折66例,骨折脱位型48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98例,其中完全性神经损伤32例,不完全性神经损伤66例。结果经3~18个月随访,采用摄X线片测定椎体前、后缘高度,前缘术前平均高度42%,术后95%;后缘术前平均高度92%,术后98%。Cobb角术前22°,术后降为3°完全性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20例,无恢复8例;不完全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6例,大部分恢复20例。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 郑文忠陈昆刘爱刚潘永太黄令坚马国棣许世建李志彬黄钿锋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AF系统骨折内固定
- 记忆合金钢板环抱内固定治疗人工股骨柄周围骨折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钢板环抱内固定治疗人工股骨柄周围股骨上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02-02—2013-12采用记忆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人工股骨柄周围股骨上段骨折。股骨柄上段的股骨骨折采用骨折端复位、股骨外侧单皮质钢板螺钉内固定再用记忆合金钢板环抱固定,股骨柄中、下段及股骨柄下股骨上段骨折,骨折复位采用记忆合金钢板环抱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20个月,平均41个月。15例骨折均达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个月。假体无松动、骨质无缺损者术后1个月扶拐行走,髋关节逐渐恢复伤前功能;假体松动、骨质缺损者2个月后扶拐练习行走。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柄周股骨上段骨折,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为治疗股骨柄周围股骨上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
- 郑文忠陈昆黄钿峰林洪光刘爱刚黄春福
- 关键词:记忆合金钢板内固定
- C7原发性骨母细胞瘤误诊肩周炎1例
- 2007年
- 李忠海赵杰陈志明袁健东马辉刘爱刚
- 关键词:肩周炎骨母细胞瘤原发性误诊颈部酸痛疼痛不适
- 小椎板拉钩在腰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随着腰髓核摘除术手术技巧提高和手术照明设备的改进,如何把常规腰髓核摘除术做细做精,达到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和术后康复快。我科自制各种小椎板托钩显露手术视野,2000年3月-2007年3月,应用小椎板拉钩显露手术视野,开展小切口有限开窗法施行腰髓核摘除术2378例,术中手术视野显露清晰,剥离骶棘肌少、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临床效果好。
- 郑文忠尤瑞金黄春福陈昆潘永太刘爱刚
- 关键词:髓核摘除
- 选择性置钉钉棒内固定矫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置钉钉棒内固定手术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本组共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4~23岁。采用选择性经椎弓根置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矫治其脊柱侧弯畸形,并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32例脊柱侧弯和后凸畸形基本矫正,胸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躯干外观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结论选择性置钉钉棒内固定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矫正效果好,选择性置钉的方法可以减少置钉数量,减少手术损伤和医疗费用,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 陈昆刘爱刚郑文忠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钉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