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荣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县级医院门诊导诊岗位动态管理的探索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门诊导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为下一步在其他科室实行护理岗位动态管理,逐步建立以科学的临床护理岗位结构为基础的护理管理体系积累经验。方法:在全院推行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以门诊导诊岗位为切入点,利用护士的业余时间,在部分门诊诊室实行动态导诊员管理试点,完善培训、考核,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奖金分配制度,强调责、权、利一致。结果:实行门诊导诊岗位动态管理,缓解了临床一线护士短缺问题,既为医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为护士增加了经济收入。结论:实行门诊导诊岗位动态管理,是医院对护理岗位定编定岗的补充尝试,是对护理人力资源的挖掘利用,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刘焕荣刘荣芬姜小燕
-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岗位管理
- 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误诊体会
- 2001年
- 刘焕荣邢旭东刘京荣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病例报告
- 持续留置尿管患者携带尿袋法的改进
- 2010年
- 对于持续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来说,除了留置导尿管带来的不适外,还有携带引流袋带来的不便,尤其是患者离床活动时,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烦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裤子进行了革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范云秀刘焕荣
- 关键词:留置尿管留置导尿管尿袋离床活动引流袋
- 儿科病房预防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
- 2000年
- 刘京荣刘焕荣
- 关键词:儿科病房医院内感染
- Ⅰ型主动脉夹层误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邢旭东刘焕荣
- 关键词:动脉瘤误诊
- 急性心肌梗死后倒置T波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相关导联倒置T波变化的意义。方法: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1组)、T波直立组(2组)、T波低平组(3组)。2组分为3个月内T波直立组(2a组)和6个月内T波直立组(2b组)。3组分为3个月内T波低平组(3a组)和6个月内T波低平组(3b组)。测定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超声心动图检测梗死后3个月、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A峰)、E/A比值。结果:3组各项左室功能指标梗死后3个月明显改善(P〈0.01);梗死后6个月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2a、2b,3a、3b亚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倒置T波正常化出现标志左室功能改善,且出现时间越早,慢性期左室功能指标改善越明显。
- 刘焕荣邢旭东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功能心电描记术
- 潍坊地区汉族人群PON1(对氧磷酶)Q192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测定PON1(对氧磷酶)Q192R基因多态性及在人群中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28例,男80例,女48例,年龄为36~82(65.25±9.83)岁,全部病例有明确心梗病史或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正常对照组110例,男66例,女44例,年龄31~87(63.52±7.91)岁,选自人群健康查体的随机个体。结果:PON1Q192R有QQ、QR、RR三种基因型,正常人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0 0、0.490 9、0.309 1,冠心病组QQ、QR、RR三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6 6、0.531 3、0.242 1。结论:潍坊地区汉族人群PON1(对氧磷酶)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无关。
- 邢旭东刘焕荣翟振道秦浩季祥武
- 关键词:多态现象
- 心脏CT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分析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分析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纳入的88例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入院后均接受心脏CT诊断,参照心脏MRI(核磁共振)以及冠脉造影结果,评价心脏CT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冠脉造影以及冠脉CT血管造影而言,心脏CT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伴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98.82%、特异度66.67%、阴性预测值66.67%、阳性预测性98.82%。在左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心功能方面,心脏MRI与心脏CT延迟加强诊断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心脏CT有助于临床检出患者心肌活性、心功能以及冠脉狭窄程度,在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邢旭东刘焕荣
- 关键词:心脏CT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
- 心可舒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60例予依苏每次5mg,每日2次口服;中药组60例予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变化、逆转心室重构疗效变化。结果两组在降低心室重构指标值、逆转心室重构疗效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有明显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显著。
- 翟振道邢旭东刘焕荣李继恩
- 关键词:心可舒片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14~24周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14~24周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80例14~24周妊娠合并症或其他原因需终止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引产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且成功率高。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14~24周妊娠引产具有产程短、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的优点。
- 刘焕荣范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