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

作品数:33 被引量:61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糖尿
  • 24篇糖尿病
  • 8篇病患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糖尿病前期
  • 6篇2型糖尿病患...
  • 6篇病前
  • 5篇胰岛
  • 5篇自我管理
  • 4篇代谢
  • 4篇胰岛素
  • 4篇抗阻
  • 3篇血糖
  • 3篇有氧运动
  • 3篇糖尿病前期人...
  • 3篇自我管理能力
  • 3篇细胞
  • 2篇代谢控制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江苏省中西医...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合...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西藏自治区人...
  • 2篇中国高血压联...
  • 2篇杭州市第九中...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33篇刘林
  • 16篇张俊清
  • 12篇楼青青
  • 10篇郭晓蕙
  • 8篇高莹
  • 3篇张健
  • 3篇黄有媛
  • 3篇袁晓丹
  • 3篇袁晓勇
  • 3篇齐心
  • 2篇东黎光
  • 2篇张东辉
  • 2篇姚军
  • 2篇张争
  • 2篇刘薇
  • 2篇刘超
  • 2篇王贻坤
  • 2篇王安平
  • 2篇贾佳
  • 2篇袁戈恒

传媒

  • 6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皮质癌及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肾上腺皮质癌及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和(或)泌尿外科就诊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2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119例,获取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比较两组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肾上腺皮质癌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年龄为46(35,57)岁,女性为15例(65.2%);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年龄为49(40,58)岁,女性为80例(67.2%);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肿瘤最大径M(Q_(1),Q_(3))(下同)为7.05(5.45,9.78)cm,比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大[2.1(1.6,3.0)cm](P<0.001);雄烯二酮[4.0569(1.6195,7.9079)比1.5175(0.9351,2.5821)nmol/L(P<0.001)]升高,11-酮睾酮/11-酮雄烯二酮[0.0343(0.0206,0.0792)比0.0410(0.0286,0.0615)(P=0.089)]、11-酮雄烯二酮/11-羟雄烯二酮[0.0130(0.0064,0.0867)比0.0630(0.0182,0.1625)(P=0.042)]降低。多因素分析发现雄烯二酮、肿瘤最大径、11-酮睾酮/11-酮雄烯二酮、11-酮雄烯二酮/11-羟雄烯二酮是发生肾上腺皮质癌的相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841(1.093~3.100)、5.130(2.332~11.285)、0.381(0.167~0.867)、0.000(0.000~0.014),均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肿瘤直径越大、雄烯二酮水平升高是肾上腺皮质癌的相关因素;11-羟雄烯二酮转换生成11-酮雄烯二酮及11-酮雄烯二酮转换生成11-酮睾酮减低与肾上腺皮质癌相关。
刘林王聃妮虢晶翠张争高莹张俊清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腺瘤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皮肤自发荧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多用超声评价,但超声检查对设备、人员、经费要求较高。皮肤自发荧光(SAF)能够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等,操作简便、迅速、无创,因此探讨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对于颈动脉病变的预测有一定意义。目的探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9-12月对北京某社区年龄>40岁的6055例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所有受访者进行SAF检测、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测及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B超结果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因变量,以标准化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传统心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及SAF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F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6055例调查对象B超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953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为77.2(70.8,85.1)AU,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73.4(68.0,80.1)AU(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F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OR=1.006,95%CI(1.000,1.012),P=0.043〕。以SAF值的第25、50、75百分位值69.2、75.1、82.4 AU为界,分为SAF低、中、高、明显升高4组,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200倍〔OR=1.200,95%CI(1.012,1.423),P=0.036〕。亚组分析显示,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年龄<60岁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751倍〔OR=1.751,95%CI(1.270,2.415),P=0.001〕;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903倍〔OR=1.903,95%CI(1.297,2.792),P=0.001�
刘林张健刘薇黄有媛贾佳王淑玉张洋王贻坤东黎光王安平司莫奎高莹张俊清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年龄增长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对不同浓度棕榈酸诱导下INS-1细胞生长及功能改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棕榈酸培养INS-1细胞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关系。方法 INS-1细胞在50、100、400μmol/L棕榈酸培养4、8、12、24、48h检测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力、Bcl-2蛋白、基础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 5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48h有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h细胞增殖活力降低,24、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表达无变化;48h基础及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10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 24h表达增加,48h蛋白表达增加;8、12、24h细胞增殖活力降低,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蛋白表达无变化;基础及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400μmol/L棕榈酸培养时,INS-1细胞PGC-1αmRNA 12h表达增加,24h后PGC-1α蛋白表达进行性增加;8h起细胞增殖活力降低;24h起Bcl-2蛋白表达减少;48h基础胰岛素分泌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降低。结论轻、中度高脂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PGC-1α表达轻度增加,与细胞增殖活力改变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增加相关,重度高脂培养条件下INS-1细胞PGC-1α表达增加,与细胞增殖活力减低、抗凋亡减少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受损相关,提示PGC-1α可能参与棕榈酸对INS-1细胞增殖、凋亡及功能改变的影响。
刘林张俊清冯楠李薇郭晓蕙
关键词: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
GLP-1受体激动剂在改善STZ及高脂喂养诱导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中Pgc-1 a表达的改变
刘林张俊清郭晓蕙王紫薇高莹
共同照护随访队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共同照护持续管理超过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病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按照季度复诊诊次在V1(初诊)、V2(1个季度)、V3(2个季度)、V4(3个季度)、V5(1年)收集HbA1c及降糖药物日花费,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0~2.5年)、B(>2.5~5.0年)、C(>5~10年)、D(>10~15年)、E(>15年)组,分析不同病程组间、组内在不同复诊诊次HbA1c达标率及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完成数据收集及接受初诊、随访1年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32例,其中A组63例,B组14例,C组48例,D组51例,E组56例;随病程延长,随访1年时HbA1c达标率由83.3%降低至32.0%;除A组5次随访间HbA1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病程组5次随访期间HbA1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V1时相比,D、E组在V5时降糖药物日花费显著增加[D组:15.2(8.2,28.0)元vs 14.8(9.8,24.1)元,Z=-2.253,P=0.024;E组:22.1(14.5,32.5)元vs 18.5(10.8,27.8)元,Z=-3.036,P=0.002]。SDSCA-6得分方面,与初诊相比,V5时A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运动[4(2,7)分vs 6(3,7)分,P=0.004]、遵医嘱监测血糖[2(0.75,3)分vs 3(0,7)分,P=0.028]方面得分显著降低;C组在运动[6(2.25,7)分vs 3(1,7)分,P=0.007]、自测血糖[3(1,6.75)分vs 2(0,4)分,P=0.016]、足部检查[6(1.25,7)vs 0(0,7),P<0.001]方面,D组在遵医嘱测血糖[3(1,5.75)分vs 1(0,5)分,P=0.010]、足部检查[5(0,7)分vs 1(0,7)分,P=0.009]方面,E组在遵医嘱测血糖[4(1,7)分vs 1(0,5)分,P=0.009]方面得分显著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其达标率随病程延长显著降低。不同病程
李昂陆迪菲刘林张东辉孙雅兰李君井路路王艳妮郭晓蕙张俊清
关键词:疾病管理自我管理能力糖化血红蛋白
先天性脂肪代谢异常(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缺乏)合并糖尿病例摘要
CPT-1是长链脂肪酸有胞浆转移到线粒体氧化功能的关键限速酶,缺乏可表现为低酮症性低血糖,肝糖输出减少、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甚至成为降糖药新药研发靶点。该例合并糖尿病。考虑主要与患者总能量摄入过剩相关。
刘林姚军张俊清
关键词:糖尿病能量摄入病因机制
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培评价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30名住院医师及其71名指导医师为研究对象,指导医师采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的15项置信职业行为进行评价。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学科、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之间置信级别的差异,以确定能否达到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采用概化系数检验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评价信度。结果: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概化系数为0.980。指导医师对内科、妇产科和儿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二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一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0(0.6)比3.0(0),均矫正P<0.001];第三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5(0.8)比4.0(0.6),均矫正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指导医师对外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一年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3)比4.0(0.5),矫正P=0.591]、第二年和第三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5)比4.0(0.5),矫正P=0.047]的置信级别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可靠、稳定,能够有效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其中内科、妇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符合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必要重新规划年度培训计划。
刘喆刘林周文静江哲涵齐建光闫辉李海潮齐心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起病隐匿的垂体脓肿病例摘要
该例以尿崩症起病,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MRI动态改变明显,有一过性发热,术前无感染及免疫缺陷提示,难与淋巴细胞垂体炎鉴别,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脓肿。临床起病隐匿为该病例特点。
刘林袁晓勇高莹张俊清
关键词:垂体脓肿病理诊断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对中风和冠心病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探讨IMT、颈动脉斑块对中风和冠心病事件的影响。方法选2015年5月至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行颈动脉超声的住院患者338例,按IMT是否增厚分IMT增厚组与无IMT增厚组。按颈动脉中是否有斑块分为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计算IMT增厚、颈动脉斑块对中风和冠心病发生事件的比值(OR值)。结果 338名患者中235位(69.53%)有IMT增厚,有IMT增厚的患者较无IMT增厚的患者中风事件的发生率增加5.102倍(95%CI,2.858-9.110,P<0.01),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2.082倍(95%CI,1.221-3.551,P=0.007)。338名患者中215位(63.6%)有颈动脉斑块,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较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风事件的发生率增加4.728倍(95%CI,2.793-8.003,P<0.01),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增加2.439倍(95%CI,1.462-4.070,P=0.001)。结论心内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IMT增厚对中风事件的影响大于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事件的影响大于IMT增厚。
孔维敏刘林薛存屹高昕欧胜胜楼青青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中风冠心病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在OLETF大鼠肝脏糖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OLETF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龄LETO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OGTT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GC-1、PEPCK、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1)OLETF大鼠从8周起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18、28周龄时OGTT 2h BG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28周龄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2)OLETF大鼠肝脏组织中PGC-1蛋白表达18、28周时低于对照组,28周时PEPCK表达高于对照组,而UCP2表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18周龄后表现出2型糖尿病病理特点,OLETF大鼠肝脏PGC-1、PEPCK及UCP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PGC-1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肝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王念鸿张俊清刘林武一鸣刘佳郭晓蕙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解偶联蛋白2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