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岩
- 作品数:86 被引量:265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节苷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四血管闭塞法 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 通过图象分析仪测定神经元的面数密度及神经节苷脂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缺血后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 量明显升高,再灌注后降低,神经节苷脂可降低谷氨酸含量,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同时增加神经 元面数密度。结论神经节苷脂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组织损伤。
- 刘松岩于挺敏赵力刘淑玲李秀芝迟春萍王妍
- 关键词:谷氨酸神经节苷脂
- IFN-α2a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抑制因子IL-10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MS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检 测22例M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0浓度,结合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组患者 血清中IL-10浓度明显增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IFN-α2a可 提高MS患者体内IL-10水平,对MS有良好疗效。
- 刘松岩王晓梅隋宝珍迟春萍王妍
- 关键词:干扰素多发性硬化白细胞介素
- 针刺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耐受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及针刺预处理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针刺预处理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针刺预处理+局灶性脑缺血组(n=8)。应用普通病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大鼠脑缺血及缺氧预处理后EPO表达变化。结果脑组织中EPO蛋白及mRNA表达可见于存活和坏死的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脑缺血诱导了EPO的表达,针刺预处理后EPO在缺血周边区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后EPO在周边区表达增强,其表达可见于存活的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提示EPO参与了针刺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神经营养和血管生成双重作用完成。
- 韩雪梅常颖赵晴刘松岩
- 关键词:脑缺血针刺预处理
- 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原损伤与耐药基因产物P-gp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与耐药基因产物P-gp的关系,探讨难治性癫痫与神经元损伤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法制备癫痫持续状态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SE)后6h、12h、1d、3d、5d及7d组。采用图像分析法进行神经原损伤的病理学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中P-gp表达阳性细胞率;应用Pearson相关性统计法得出癫痫发作后神经原损伤与P-g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癫痫持续状态导致神经原损伤,3-7天最明显;相应时间点P-gp表达也同步增高;神经原损伤严重程度与P-gp表达呈正相关。结论难治性癫痫与癫痫发作后神经原损伤相关。
- 王立威谭东高明曹小帅刘松岩
- 关键词:神经元损伤P-糖蛋白难治性癫痫
-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核磁共振成像阴性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脑白质扩散张量的变化
- 2025年
- 目的利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方法分析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阴性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的脑白质扩散张量的变化,探究癫痫共患睡眠障碍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的头颅3.0T MRI平扫结果未见异常的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完成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验,主诉有睡眠障碍且PSQI指数≥11分的癫痫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证实存在睡眠障碍者纳入癫痫共患睡眠障碍组;选取年龄、性别及教育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完善头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并用TBSS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36例,健康对照组35例。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较对照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nisotropy,FA)明显降低(P<0.05),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明显升高(P<0.05),其中FA值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有小脑中脚、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部、双侧前放射冠、双侧外囊白质纤维束、右侧丘脑后辐射,MD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双侧内囊前支、双侧前放射冠、双侧上放射冠、双侧外囊、右侧内囊后支。结论癫痫共患睡眠障碍患者存在广泛且对称的白质损伤,且脑白质损伤集中在大脑前部。
- 郑庆王富丽国琦孙浩罡刘松岩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 134例MRI阴性成人癫痫患者临床-脑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总结MRI阴性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为完善MRI阴性成人癫痫患者病因学检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起病年龄不限,实际年龄≥16周岁且头颅3.0T MRI结果为正常的癫痫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MRI阴性成人癫痫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探讨可能的潜在病因。结果134例MRI阴性成人癫痫患者18~60岁起病最常见,占64.18%,37.31%的患者存在可循病因;50.75%的患者发作前有明确的先兆症状,且特异性先兆症状明显高于非特异性先兆症状,具有定位价值;发作类型以局灶性起源最常见;82.10%的患者规范化服用AEDs治疗,有效率为67.27%;其中68.18%的患者为单药治疗,总有效率达54.5%。视频脑电图检测癫痫阳性检出率为62.69%。40.48%的患者间歇期异常放电局限于颞区,且多为单侧。结论MRI阴性成人癫痫以青中年起病多见,多为局灶性起源发作,颞叶癫痫比例最高,潜在病因复杂多样,抗癫痫治疗同时应尽早完善免疫学和多模态影像学检测以找出可干预的病因。
- 李鑫鑫孙浩罡郑庆黄贤会刘松岩郑昭时
- 关键词:癫痫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神经免疫学近十几年来的蓬勃发展,自身免疫性脑炎已经成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其中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最为常见,许多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陆续被报道与其相关。抗NMDAR脑炎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常规CSF、头颅MRI检查等均无特征性的异常。虽然目前抗NMDAR脑炎的诊治已趋于成熟,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和需进一步探索的地方。本文着重对抗NMDAR脑炎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黄贤会国琦郑庆刘松岩
-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双重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并白癜风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它是病因不明的成人症状性癫痫病因之一,早期识别有一定困难。多重抗神经元抗体共存的AE患者较为罕见,临床症状更加复杂、多变,可累及更广泛的免疫系统。现报道1例以颞叶癫痫起病,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双重阳性AE并白癜风、糖尿病患者,该患者经免疫冲击及续贯免疫治疗后脑炎及糖尿病完全康复,白癜风得到明显改善。
- 樊雪梅刘松岩黄丽敏朱亚飞郑庆黄贤会王捷
- 关键词:白癜风
- 成人苯丙酮尿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儿童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患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未经治疗及存活的成人PKU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成人首次确诊的苯丙酮尿症并相关文献复习,旨在加强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意识及影像判读。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1岁,近5年来反复因双下肢无力就诊于我科,患者双下肢无力加重与缓解,自诉与进食蛋奶豆制品等有关,
- 李妮妮韩雪梅刘松岩田弘极张东栋韩征李丽王立波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文献复习成人遗传代谢性疾病双下肢无力首次确诊
- 确诊为LGI1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的“难治性癫痫”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边缘叶脑炎是指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力缺失、精神行为异常以及癫痫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初认为此类病变为肿瘤相关性疾病,近年来新型边缘叶脑炎备受关注,如神经元表面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亦称为神经元表面抗体综合征(NSES)[1],由于人们对此类脑炎认识不足,早期易误诊,延误诊治,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难治性癫痫",
- 于晓赟刘松岩张华文赵丹阳王晓爽李林
- 关键词:边缘叶LGI1难治性癫痫表面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