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描计术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致密化不...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造影
  • 1篇诊治
  • 1篇致密化不全
  • 1篇人心肌
  • 1篇衰竭
  • 1篇碎裂QRS波
  • 1篇特征及诊治
  • 1篇梗死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3篇刘晓艳
  • 2篇陈慧妍
  • 2篇王伯全
  • 2篇刘伟霞
  • 1篇邓锁琴
  • 1篇夏元升
  • 1篇梁兆光
  • 1篇吴广明
  • 1篇郎凤琴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本研究对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显示冠脉血管直径狭窄<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与冠脉血管直径正常对比进行研究,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年龄、吸烟、血脂、血压、血糖等)。方法比较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血管直径狭窄<50%和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00例。比较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及9个月随访结果等临床差异。结果冠脉造影正常组年龄多<50岁,而<50%狭窄组年龄>5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脉造影<50%组较高,冠脉造影<50%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于正常组。随访9个月后,冠脉造影<50%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性死亡、总心血管事件较正常组偏高。结论冠脉造影<50%的患者多有吸烟史、年龄一般大于50岁,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
陈慧妍夏元升邓锁琴郎凤琴刘晓艳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及诊治8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8例患者中有4例左心功能不全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者,接受三腔起搏器植入进行心肌同步化治疗,使心功能均从术前的Ⅳ级改善为Ⅲ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从平均74 mm缩小为63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从术前的22.8%改善为35.5%。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误治和漏诊,但其主要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律失常和血栓栓塞三大临床特征,经用强心、利尿和植入起搏器等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王伯全刘晓艳陈慧妍刘伟霞吴广明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碎裂QRS波在无创心电图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碎裂QRS波(f-QRS)是在除外束支传导阻滞情况下,在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对应的两个或更多导联上其心电图新出现或已经存在的QRS的三相波(RSR'型)或多相波。f-QR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瘢痕引起的心室肌非同源性除极。f-QRS对心肌缺血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并对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有较好预测价值。f-QRS亦可见于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对于Brugada综合征致猝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因此,f-QRS是重要的无创心电新指标,对心脏病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王伯全刘晓艳刘伟霞梁兆光
关键词:碎裂QRS波心电描计术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