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生物利用度研...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乙烯
  • 1篇正常人
  • 1篇沙星
  • 1篇受性
  • 1篇四氯乙烯
  • 1篇球蛋白
  • 1篇微球蛋白
  • 1篇微生物测定法
  • 1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磷酸
  • 1篇氯乙烯
  • 1篇罗红霉素

机构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4篇刘彦
  • 3篇李家泰
  • 2篇李华
  • 1篇刘永泉
  • 1篇陆红
  • 1篇吕媛
  • 1篇赵茜
  • 1篇梁远军
  • 1篇侯杰
  • 1篇李长清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氯乙烯作业工人血清β_2-微球蛋白和血清肌酐含量的变化
1999年
李长清王文兰赵堃刘永泉刘彦赵茜常元勋吕明刚王忱崔京伟
关键词:四氯乙烯血清Β2-微球蛋白肌酐
国产罗红霉素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300mg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和进口片剂,进行国产制剂生物利用度研究,血药浓度用微生物法测定。结果表明:口服国产和进口两种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Cmax分别为8.59±1.04和8.05±1.39mg/L,于1.39±0.25和1.54±0.35h达峰,T1/2分别为13.45±3.32和14.09±4.87h,AUC是117.5±32.0和115.2±21.8mg·h-1·L-1,比较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罗红霉素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两种制剂生物等效。本项研究为国产罗红霉素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标和依据。
陆红李家泰刘彦关勇吕媛
关键词:罗红霉素药代动力学
国产氟罗沙星正常人体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12
1995年
本研究对国产氟罗沙星进行了片剂的50,100,200,400,600mg5个剂量的耐受性试验,100,200,400mg3个剂量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和与200mg进口洛美沙星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对比试验。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直至600mg试验结束不论是受试者主观感觉、还是血尿生化指标均无改变。证明单次口服氟罗沙星600mg以下均可耐受。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分别口服100,200,400mg氟罗沙星片剂以后用HPLC法测定血尿药浓度,所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_max=1.18±0.21mg/1,2.22±0.42mg/1,4.58±0.87mg/1。Tpeak=1.38±0.88h,1.56±0.86h,2.19±1.22h。AUC=16.1±6.1mg·h ̄-1·L ̄-1,38.5±7.1mg·h ̄-1·L ̄-1,73.3±9.31mg·h ̄-1·L ̄-1。T_1/2β=11.8±5.7h,14.4±2.9h,13.3±7.5h。微生物法测定血尿药浓度,所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_max=1.23±0.28mg/l,2.34±0.44mg/l,4.35±1.25mg/l。Tpeak=1.48±0.87h?
李华侯杰刘彦梁远军李家泰
关键词:氟罗沙星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微生物测定法
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正常人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对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进行了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与进口制剂的药物动力学随机交叉对比试验和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肌注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国产品与进口品药动学性质一致,静脉注射5分钟后,血药浓度分别为6.81和5.85mg/L;清除半衰期为2.30和2.31h;表现分布容积为33.80和35.01L;总体清除率为19.52和21.01ml/min;曲线下面积为16.00和14.96h·mg/L。国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肌注药动学参数与静注相似。生物利用度达111.38%。
李华刘彦李家泰
关键词:克林霉素相对生物利用度药物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