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青
- 作品数:30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椎弓根涵洞式复位减压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涵洞式复位减压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患者22例,伤椎部位:T11 1例,T12 11例,L1 7例,L2 3例.损伤节段后凸Cobb角21.5-54.4°,平均 37.4°....
- 张剑锋刘建青沈炳华吕世桥丁岩樊晓光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
-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Ⅰ期前后路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例胸腰椎严重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行前后路Ⅰ期手术 ,后路以Luque棒撑开复位 ,侧前方减压后行椎间植骨并钢板内固定。结果 3例术前Frankel指数分别为A、B、B级 ,术后分别恢复到D、D、E级。结论 对于三柱同时受损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截瘫患者 ,早期施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椎体的正常序列 ,增加其稳定性 ,彻底解除神经的压迫 。
- 刘建青沈炳华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内固定
- 脊柱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治疗策略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护理策略。方法自2011年2月~2012年4月,28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寒症危险分度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并采取不同护理策略。结果低危组62例,血栓事件Ⅰ级2例(3.2%)。中危组128例,血栓事件Ⅰ级6例(4.7%),Ⅱ级2例(1.6%)。高危、极高危组90例,血栓事件Ⅱ级6例(3.3%),Ⅲ级2例(2.2%)。结论根据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度合理采用不同下肢深静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下肢DVT和PE;并最大程度避免抗凝药物所致出血并发症。
- 宋艺王小梅刘建青赵春红杜伟王静杰赵丙翠
- 关键词:脊柱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椎弓根e角和椎弓钉道水平偏角对比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分别在标本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 CT片上测量术前及术后椎弓根螺钉钉道的水平偏角 ,与解剖学的椎弓根 e角数据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下胸椎和上腰椎椎弓钉道的水平偏角均 >e角 ,下腰椎椎弓钉道的水平偏角均
- 沈炳华刘建青吕世桥梁军刘万军
- 关键词:椎弓根钉道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相关问题的探讨
- 刘建青沈炳华杜伟张剑锋李雪峰
- 关键词:微创手术腰椎滑脱X-TUBEQUADRANT
- 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68岁。腰痛持续时间3~12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1个椎体骨折14例,2个椎体骨折7例,3个椎体骨折4例。经体格及影像学检查确定28个"责任椎":T111个,T1210个,L113个,L23个,L41个;按照AO骨折分型,A1.2型5个,A1.3型13个,A2.3型10个。结果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切口均Ⅰ期愈合,3d后出院。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8~84个月,平均60个月。术后2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评分及侧位X线片椎体中点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迅速缓解患者长期慢性腰背痛症状,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建青沈炳华杜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老年
- 椎弓根钉水平偏角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沈炳华刘建青吕世桥张树栋梁军刘万军曹乃美闫小萍
- 在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中,椎弓根螺钉技术作为一种坚强、可靠的内固定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其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均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确定进针点、椎弓解剖特点,如何使螺钉顺利通过椎弓根,进入合格证体等方面。在目前C型X光机较普遍的应...
- 关键词: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不稳定型老年陈旧性脊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 沈炳华杜伟刘建青吕世桥王磊升
- 任务来源: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8143-1。应用PKP治疗陈旧性老年脊椎骨折,通过对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后凸角等指标进行分析...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位置对术后疗效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术后骨水泥(poly methyl meth acrylate,PMMA)在椎体中的位置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单椎体)98例患者。根据术后骨水泥在椎体中的位置分为两组:侧方组(骨水泥偏于椎体一侧,未过中线)42例,中位组(骨水泥偏于椎体中央,越过中线)56例。测量并比较两组以下指标:手术前后VAS评分(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SI(椎体矢状面指数,sagittal index,SI=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VAS、ODI评分、SI及Cobb角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间相比,VAS、ODI评分、SI及Cobb角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均未见患椎侧方再压缩。[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位置对疗效没有显著影响,骨水泥偏一侧者不会增加椎体再次侧方压缩的风险。
- 张剑锋吕世桥沈炳华王磊升刘建青王静杰杜伟
- 关键词: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骨水泥
- Sky骨膨胀复位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Sky骨膨胀复位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7年6月27例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27个椎体),均接受Sky-PKP治疗。患者术前摄站立正、侧位片、动力位片、CT、MRI,明确伤椎有开合征、真空征和流质聚集征象。比较术前、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后缘高度,后凸角度。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AS评分从术前7.8分下降至术后3.1分,ODI从术前65%下降至术后37%,椎体前缘高度术后较术前恢复4.6mm,中线高度术后较术前恢复5.7mm,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术后后凸角度比术前减小,平均矫正5.6°。结论Sky-PKP是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如果伤椎有开合征、真空征和流质聚集征,适合采用Sky-PKP治疗,疗效满意。但穿刺难度较大,椎体高度和后凸矫正改善不明显。
- 沈炳华杜伟刘建青吕世桥梁军王传宝王磊升
-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