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彦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泌载脂蛋白AII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的建立 1990年 以人血清载脂蛋白AⅡ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性培养,特异性筛选及克隆化,获得1-C1、2-C2两株分泌抗人血清载脂蛋白AⅡ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双扩散确定它们分泌抗体的亚型均为IgG1;吸收试验及ELISA交叉试验表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ELISA测定其培养上清中抗体效价都为1:100,诱生腹水效价分别为1:10000和1:5000;两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均数分别为96.34±6.06、95.01±5.38;采用Protein A Sepharose 4B层析柱纯化了1-C1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单克隆抗体。 吕新跃 夏辉明 张东升 赵明耀 夏福臻 刘守彦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川芎嗪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法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栓素A_2(TXA_2)、前列腺素(PGI_2)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并观察了川芎嗪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冠脉回流液中血栓烷B_2(TXB_2)和LDH含量增多;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a))相对减少,这可能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川芎嗪能够抑制TXB_2和LDH的释放,并能促进6-Keto-PGF_(1a)的产生,从而起到了保护心肌的作用。 傅春景 阎福岭 张仲康 刘守彦 杨红艳 宋爱云关键词:川芎嗪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各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采用系统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观察了245例各期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同时观察其甲皱微循环和血脂的变化,并与11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存在着显著的血液高粘滞状态,表现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升高(P<0.001)。这种改变在高血压Ⅰ期即已存在,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同时伴有HCT、EER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明显异常(P<0.01)各期高血压患者均出现明显的甲皱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袢的严重畸型及其内血流速度缓慢。本结果证实了高血压病理过程中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微循环障碍。这种改变与病情发展有关。提示其对高血压病理过程的影响。 邓春玲 王柏生 刘志兰 党瑜华 杜恩魁 黄幼田 赵根尚 刘守彦 杨文浩 马秀云关键词: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 降脂抗氧化口服液对脂类代谢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1994年 本报道研究了降脂抗氧化口服液(JKK)对SD老年大鼠及急性高脂模型后大鼠体内脂类代谢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JKK具有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时还证实JKK具有升高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降低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抗氧化作用。 朱怀杰 朱玉翠 刘守彦 王文英 于凤梅关键词:动脉硬化 脂代谢 药理学 载脂蛋白E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1048例分析 被引量:1 1992年 用单克隆抗体ELISA夹心法(McAb ELISA)测定了1048人血清载脂蛋白E(ApoE)含量。结果表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血清ApoE均高于正常人(P<0.01)。ApoE敏感性分析和指标判别分析表明,ApoE高于TC和TG。ApoE在正常组与TC相关(P<0.05),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个疾病组与TG相关(P<0.01),高脂血症Ⅱ_b、Ⅳ型中ApoE升高率高于Ⅱ_a型。初步结果提示ApoE是反映脂蛋白代谢障碍敏感的指标。 赵明耀 夏辉明 张东升 夏福臻 刘守彦 李颖琰 时松和关键词:载脂蛋白E 脂质代谢 ELISA 抗人载脂蛋白E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992年 应用人血清纯化的ApoE免疫BALB/C小鼠,其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3株分泌抗人ApoE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6C3,E4C2和E3C3),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腹水效价为8×10^(-5)~2×10^(-6),与其它载脂蛋白没有交叉反应,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了ApoE,单抗相加试验和双抗体夹心试验证明,两株MeAb识别ApoE的两个不同抗原决定簇,抗体亚型均为IgG_1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人血清ApoE含量。 张东升 夏辉明 赵明跃 吕新跃 夏福臻 刘守彦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载脂蛋白E 用小白鼠复制肝性脑病的氨中毒动物模型 被引量:1 1996年 小白鼠136只,随机分为①小白鼠肝叶结扎组(n=53);②肝叶假结扎组(n=53);③肝叶结扎+生理盐水(NS)组(n=30)。3组小白鼠乙醚全麻、开腹、结扎和假结扎大部分肝叶,①、②组均从肠腔插管注入80g/L氯化按(NH_4Cl),③组同法注入等量NS;另对86只小白鼠腹腔直接注射80g/LNH_4Cl0.01L/kg,随机分为谷氨酸钠抢救组(n=43)和NS对照组(n=43)。结果:小白鼠出现典型的氨中毒症状,表现为:躁动、抽搐、呼吸异常、四肢强直、重至死亡;与肝叶假扎组相比,肝叶真扎组所用NH_4Cl剂量少,氨中毒症状出现早,死亡时间早,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谷氨酸钠抢救,明显延长氨中毒小白鼠的生存时间(P<0.01)。提示:用小白鼠可复制肝性脑病的氨中毒疾病模型和进行实验性的治疗。 赵明耀 刘守彦 汤宁 郑智敏 王柏生关键词:肝性脑病 氨中毒 小白鼠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