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一
-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低碳TMCP工艺开发F36高强船板钢被引量:2
- 2010年
- 介绍了利用低碳TMCP工艺开发F36高强船板钢的主要技术思路和工艺路线。通过低碳、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方案、控制钢水纯净度、采用合理的两阶段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得到钢质纯净、组织细化的F36高强船板钢,各项力学性能良好。产品质量完全符合GB712-2000,并达到船级社生产认证要求水平。
- 刘学一王彦锋江卫华何元春
- 关键词:TMCP工艺纯净钢
- 低碳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的开发
- 介绍了TMCP工艺开发低碳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的工业试制情况。试制钢板的组织均匀、细小,主要为铁素体十珠光体,同时有少量的贝氏体,铁素体晶粒度10-12级。检验的各项力学性能达到EH420级船板、Q420qE桥梁板、Q46...
- 江卫华吴斌刘学一李战军
- 关键词:TMCP工艺钢板组织力学性能
- Q345C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通过取样分析,研究了冶炼、轧制以及轧后控冷工艺对Q345C钢板微观组织及探伤结果不合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偏析、裂纹、轧后水冷、MnS等夹杂物以及氢均对钢板的探伤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 江卫华刘学一吴斌李战军
- 关键词:超声波探伤
- 低碳微合金E40高强船板钢试制
- 本文介绍了100t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炉精炼-RH精炼-板坯浇铸-TMCP生产E40高强度船板。采用低碳、微合金化和控制轧制技术,提高钢板的综合性能。生产的E40船板,性能完全符合GB 712-2000标准。
- 李战军王文军江卫华刘学一
- 关键词:低碳微合金化
- 管线钢屈强比的基础参数优化
- 通过工业大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分析了化学成分、控轧制度和水冷工艺对管线钢X60的屈强比的影响。工业数据表明,碳含量的适当提高和铌含量的适当降低,对改善管线钢的屈强比是有益的;精轧阶段的终轧温度的适当提高有利于降低管线钢的屈...
- 李少坡刘学一查春和陈松林江卫华
- 关键词:管线钢屈强比化学成分水冷工艺
- 形变对铁铜合金时效析出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对铁铜合金分别进行50%和80%冷变形,利用金相显微镜以及高分辨投射电镜研究形变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沉淀析出,分析形变量对时效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有助于第二相的析出,大的冷变形量时沉淀相粒子形成的速率更快,所占体积分数更大.优先析出为富铜过渡相,这种富铜过渡相所形成的GP区对合金起强化作用,其后随时效时间延长这种富铜相逐渐转转变成ε-Cu.
- 李闯王学敏尚成嘉郑长安刘学一贺信莱
- 关键词:时效形变热处理GP区
- 影响管线钢X60屈强比的基础参数研究
- 本文通过工业大牛产中的实际数据,分析了化学成分、控轧制度和水冷工艺对管线钢X60的屈强比的影响。工业数据表明,碳含量的适当提高和铌含量的适当降低,对改善管线钢的屈强比是有益的。精轧阶段的终轧温度的适当提高有利于降低管线钢...
- 李少坡陈松林李家鼎刘学一
- 关键词:钢材成分水冷工艺
- 文献传递
- 细化微合金钢弛豫工艺中亚结构变化与硼偏聚
- 利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弛豫析出控制相变工艺(RPC)对含Nb,B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变化影响,利用金相、透射电镜分析了弛豫过程中位错组态变化以及经RPC工艺处理后钢的组织特征,借助PTA技术分析了钢中的硼分布。结果表明,RPC...
- 刘学一江卫华吴斌李少坡李家鼎麻庆申
- 关键词:微合金钢金相分析
- 变形奥氏体弛豫过程中亚结构变化与硼偏聚
- 本文对变形奥氏体弛豫过程中亚结构变化与硼偏聚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分析硼的径迹显微照相技术,反映并分析了样品在弛豫过程中发生的位错构型的变化情况以及它与组织超细化之间的关系。
- 刘学一王学敏尚成嘉杨善武贺信莱
- 关键词:金属相结构
- 文献传递
- Q345C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
- 对生产中一批18mm厚Q345C钢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取样分析了冶炼、轧制以及轧后控冷工艺对钢板微观组织及探伤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偏析、裂纹、轧后水冷、MnS等夹杂物以及氢均对钢板的探伤结果造成不利...
- 江卫华刘学一吴斌李战军
- 关键词:钢板轧制超声波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