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作品数:16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糖尿病后合理使用酮康唑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改变对酮康唑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四周后取大鼠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实验,计算出药物渗透速率常数,比较正常组合糖尿病组的差异;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酮康唑在... 姚红卫 苏碧雅 刘媛 李国锋关键词:皮肤 酮康唑 经皮吸收 微透析 文献传递 糖尿病后合理使用酮康唑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改变对酮康唑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四周后取大鼠腹部皮肤进行体外透皮扩散实验,计算出药物渗透速率常数,比较正常组合糖尿病组的差异;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酮康... 姚红卫 苏碧雅 刘媛 李国锋关键词:糖尿病 抗真菌药物 合理用药 文献传递 溪黄草水提物和醇提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溪黄草(Rabdosia Serra)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胃癌细胞(MKN-45)和食管癌细胞(TE-1)的增殖抑制作用,分析不同提取方式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强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溪黄草不同提取物的色谱图,MTT法检测溪黄草不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胃癌细胞MKN-45和人食管癌细胞TE-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溪黄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的色谱图存在差异。溪黄草水提物在人肝癌细胞Hep G2、人胃癌细胞MKN-45和人食管癌细胞TE-1的IC50值分别是(2.05±0.19)mg/m L、(1.98±0.16)mg/m L和(1.65±0.18)mg/m L。溪黄草醇提物在上述三种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是(0.93±0.07)mg/m L、(0.68±0.22)mg/m L和(0.63±0.06)mg/m L。溪黄草水提物和醇提物的IC50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溪黄草醇提物的IC50值显著小于水提物。结论:两种提取物均具有与浓度相关的细胞体外抑制作用,且醇提物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水提物。 孔艺 蒋永和 刘媛 林莉莉 陈阿丽关键词:溪黄草 提取物 抗肿瘤 岗稔参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制备岗稔参枣口服液,并建立岗稔参枣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水提工艺,单因素法筛选醇沉工艺,经浓缩、配液、分装、灭菌后制备得到岗稔参枣口服液。采用TLC法对岗稔参枣口服液中岗稔子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党参炔苷含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材加9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 h,滤过,经醇沉(醇浓度为50%)、配液、分装、灭菌,即得。TLC鉴别中供试品与岗稔子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3批供试品中党参炔苷的平均含量为8.2μg/mL。结论: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口服液具有效率高、适合大生产的特点。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可有效地控制岗稔参枣口服液的质量。 林汝秀 苏小芳 刘媛 林忆龙 腾建北关键词:党参 红枣 醋酸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经皮渗透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脂溶性醋酸地塞米松和水溶性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其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及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了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在不同pH环境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并采用改良型Franz扩散池装置通过体外透皮扩散实验得到两种药物的经皮渗透速率,更采用微透析技术通过将线性探针植入大鼠腹部皮下得到两种药物的体内皮下透过总量,再分别对醋酸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上述三种参数进行相关性考察。结果在本实验研究的脂溶性及pH范围内,醋酸地塞米松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4.682-0.03X,r2=0.906,其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720.786-0.63X,r2=0.896,均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地塞米松磷酸钠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7.923+3.393X,r2=0.939,其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与油水分配系数的回归方程为Y=21.324+14.558X,r2=0.875,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随着pH值的增加,醋酸地塞米松的油水分配系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和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则成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则随着pH值的增加而均不断减小。因此,两种不同脂溶性的地塞米松外用制剂的pH值或油水分配系数的增大(或减少)可能会对该两种药物的体外经皮渗透速率及体内皮下透过药物总量产生性质不同(增大或减少)的影响,从而对此两种药物经皮给药疗效的发挥也可能具有性质不同的影响作用。 熊璐琪 李国锋 苏碧雅 刘媛 王琳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磷酸钠 油水分配系数 微透析 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以中药组份甘草酸为载体,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的不同比例制备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ADR-GL复合物),探究其在pH=7.4下的溶解度差异并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效果。方法按照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2∶1,1∶1,1∶2的量(ADR∶GL=2∶1,1∶1,1∶2)投料,采用旋蒸法制备ADR-GL分子复合物并经红外光谱(FT-IR)和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鉴定所得固体复合物。将ADR-GL复合物溶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过夜超声后3000 r/min离心5 min得ADR-GL复合物饱和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阿霉素溶解度。最后,MTT法测定ADR-GL对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44+MDA-MB-231干细胞所占总MDA-MB-231细胞的比例以初步探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ADR-GL复合物中阿霉素1525 cm-1红外光谱吸收峰消失,且DSC分析显示ADR-GL在86℃处出现一个明显的新的吸收峰,表明阿霉素可能被甘草酸所包裹而以新的形式存在,称之为“ADR-GL分子复合物”。对照组盐酸阿霉素组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为0.844±0.011 mmol/L,ADR-GL复合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溶解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霉素与甘草酸摩尔比为1∶2组溶解度最高,为5.562±0.049 mmol/L,是对照组的6.3倍。此外,与阿霉素对照组相比,ADR-GL分子复合物组对HepG2细胞活力的直接影响及对MDA-MB-231肿瘤干细胞群比负作用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ADR-GL不降低阿霉素抗肿瘤活性,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安全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新颖递药系统。 吕雪丽 刘媛 祝瑶露 赵博欣 魏理 李国锋关键词:阿霉素 甘草酸 抗肿瘤活性 辣椒素对P-糖蛋白和细胞旁途经转运透过的作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P-糖蛋白(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在空肠、回肠和结肠转运时辣椒素的作用,探究辣椒素对肠粘膜上P-gp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法技术,分别取SD雄性大鼠的空肠、回肠和结肠肠段标本,计算各肠段中吸收方向(mucosa to serosa,M-S)和分泌方向(serosa to mucosa,S-M)R123的表观渗透速率(Papp)。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R123和荧光素钠(CF)在接收室中的浓度。结果在辣椒素作用下,R123经空肠粘膜透过时,吸收方向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增高,分泌方向显著降低,但其在回肠及结肠M-S组及S-M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与空白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F经空肠粘膜透过时,MS组及S-M组Papp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增高;经回肠和结肠粘膜透过与空白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辣椒素影响P-gp底物R123和细胞旁转运药物CF经肠粘膜透过的作用具有肠段差异性,对R123和CF的影响仅存在于空肠,表明辣椒素是一种较弱的P-gp抑制剂和粘膜通道改善剂。可能与P-gp和紧密连接在肠粘膜上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有关。 梁倩莹 段炼 庄志铨 赵博欣 刘媛 王胜奇 杨富恒 刘思佳 李国锋关键词:辣椒素 P-糖蛋白 罗丹明123 肠粘膜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异烟肼胸腔积液浓度测定及胸膜透过性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浆中异烟肼浓度,并评价异烟肼从血液经胸膜的透过性。方法收集15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第1天晨服300 mg异烟肼后2 h的胸腔积液,并采集第3天服药后2 h的血样和胸腔积液,建立HPLC方法进行样品检测,并计算异烟肼的胸膜透过率。结果第1天异烟肼在胸腔积液中的平均浓度是(1.156±1.190)μg/ml;第3天异烟肼在胸腔积液中的平均浓度是(1.920±1.294)μg/ml,在血浆中的平均浓度是(2.445±1.463)μg/ml;异烟肼从血浆进入胸腔积液的平均透过率是86.0%。结论大多数初治患者异烟肼的胸腔积液透过性较高,连续口服异烟肼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对于非耐药结核性胸膜炎不需要胸腔内单独注射异烟肼。 刘媛 张庆 张军峰 黄国华 朱顺芳 刘思佳 李国锋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异烟肼 胸腔积液 透过性 大鼠皮下氢化可的松浓度在线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1年 目的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大鼠皮下局部药物浓度氢化可的松(HC)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微透析方法对大鼠皮下进行透析采样,以5%乙醇-Ringer’s液作为灌流液,并建立LC-MS/MS对样品中HC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离子对m/z 363.2→121.1进行HC定量分析,在0.5~1000 ng/ml范围内,浓度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日间及日内精密度、准确度均在15%以内,无明显的基质效应。微透析实验方法的探针回收率较高,达到59%。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实验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成功用于大鼠皮下HC含量测定。 黄丽珍 王琳 刘媛 熊璐琪 李国锋关键词:微透析 液相色谱-质谱 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化学成分分离采用柱层析和液相色谱方法,结构鉴定采用ESIMS,NMR。结果从大戟干燥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地榆皂苷(I1)、3β-α-L-阿拉伯糖基-12,19(29)-二烯乌苏酸-28-β-D-葡萄糖酯(2)、丹酚酸B(3)和Senarguine B(4)。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戟根中分离得到。 孔艺 刘媛 李国锋 谢海辉关键词: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