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 作品数:23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球蛋白G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型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 CCP)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在PSS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PSS患者1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定量测定患者血清中的 IgG 型抗 CCP 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干燥综合征 A (Sjogren’s syndrome type A,SSA)抗体和抗干燥综合征B(Sjogren’s syndrome type B,SSB)抗体,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免疫球蛋白A ( immunoglobulin A , IgA)、IgM、IgG和IgM型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 RF)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重要脏器受累情况;对上述患者定期随访3年,观察其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情况。结果:(1)抗CCP抗体在PSS患者中的检出率为19.17%;(2)随访3年,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容易进展为RA (χ2=5.015,P=0.022);(3)抗CCP 抗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受累(χ2=8.058,P<0.05),肿胀关节更多(U=152.00,P<0.05),晨僵持续时间更长(U=100.00,P<0.05),但两组患者重要脏器受累的比例相当(χ2分别为0.208、0.099、0.000、0.122,P>0.05);(4)抗CC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抗SSA、SSB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χ2分别为0.008、0.560,P>0.05);(5)多重线性回归显示,PSS患者抗CCP抗体的水平与IgM型RF水平呈正相关(B=0.61,95%CI=0.36~0.86, P<0.05),而与ESR、CRP、IgA、IgM及IgG等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抗CC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
- 刘媛王永福王凯丽吕凤凤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生物学标记
- IgG4与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IgG4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发病中的意义及与其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间质性肺病组的患者93例,无间质性肺病组的患者112例。采用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G4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IgG4水平的变化;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9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检测,分析这些活动性指标与IgG4的相关性。结果(1)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无间质性肺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ESR、CRP、IgM、IgA和IgG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IgG4与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提示IgG4相关性疾病与结缔组织病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免疫系统疾病,血清IgG4的水平不能作为评判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疾病活动的指标。
- 鲁芙爱刘媛安燕王永福
- 关键词:IGG4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
- 糖皮质激素和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0年
-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具有良好而且独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些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尽管GC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也伴随着许多负面效应。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很多,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症中最为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也是GC引起的最严重副作用之一,易引起病理性骨折,致残率极高。因此,重视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积极地做出适当的评估很重要。本文通过论述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诊断、预防及治疗,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理论依据,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做出合理的评估和临床指导。
- 刘媛王永福刘忠厚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IgA肾病三例被引量:1
- 2009年
- 例1:男,57岁。主因“多关节肿痛4年,发现血尿4d”,于2008年1月8日入院。缘于2004年无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渐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J)、掌指关节(MCPJ)、腕、肘、肩、髋、膝、足跖趾关节(MTPJ),伴肿胀、晨僵,每日持续1h。查肺CT:双侧肺野呈毛玻璃样及网格状高密度影,双肺上叶见多发小空泡影,提示两肺间质样变及两肺上叶肺大泡,
- 鲁芙爱高岚安燕刘媛王永福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IGA肾病双膝关节疼痛多关节肿痛跖趾关节高密度影
- DKK1-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针对DKK1基因构建两段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骨质疏松(OP)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12周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DKK1-siRNA1组及DKK1-siRNA2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其他组肌注地塞米松造模,连续12 w,鉴定骨质疏松模型是否构建成功。构建两段DKK1-siRNA真核表达载体,尾静脉注射治疗组大鼠,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PBS,空载体组注射等体积空载体。骨切片观察载体是否靶向到骨,RTPCR检测股骨DKK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水平;测定股骨骨密度及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1)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表明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2)模型组、空载体组及治疗组大鼠造模后,近端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为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断裂,而对照组骨小梁结构较完整;(3)DKK1-siRNA质粒载体靶向到骨;(4)治疗组大鼠血DKK1-mRNA及股骨DKK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5)与模型组和空载体组相比,治疗组血清中BALP与Col-Ⅰ水平明显升高,TRAP水平明显下降(P<0.05);(6)治疗后各组大鼠近端股骨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大鼠股骨有新生骨小梁形成,骨小梁破坏减轻。结论 DKK1-siRNA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轻骨结构的破坏。
- 刘媛剧锦哲张伟庞春艳武剑吕凤凤王永福
- 云克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云克对地塞米松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5mg/kg地塞米松肌注,1次/周,连续注射12周,对照组肌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DEXA骨密度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各组均取2只处死,HE染色观察股骨结构的病理改变鉴定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后,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云克(0.05μg/kg),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次/周,连续注射15周,治疗前后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和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的股骨骨密度,之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股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股骨骨保护素的变化,HE染色观察骨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 (1)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经地塞米松处理12周后,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为骨小梁稀疏、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断裂,而对照组骨小梁结构较完整。(2)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模型组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无明显改变(P>0.05)。(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股骨骨保护素表达明显增加。(6)云克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股骨有新生骨小梁的广泛形成,骨小梁结构破坏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云克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
- 刘媛林轶聪张伟庞春艳王永福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骨保护素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流失程度的影响因素
- 刘媛王永福
- 肺动脉高压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预测意义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AH)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预测意义。方法依据有无合并PAH,将105例CTD-ILD患者分为PAH组17例和无PAH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PAH与ILD分型、临床、影像、生理(CRP)评分、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分的相关性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CTD-ILD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PAH组男性患者比例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tk(DLCO%pred)均低于无PAH组,吸烟患者比例和PASP均高于无PAH组(P<0.05)。Pe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CRP评分(r=1.60,P=0.330)、胸部HRCT评分均无相关性(r=0.15,P=0.379)。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SP与CTD-ILD患者的死亡率明显相关(HR=2.558,95%CI,1.48-5.703,P=0.022)。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AH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PAH组(P=0.015)。结论部分CTD-ILD患者可能合并PAH,PAH是影响CTD-ILD患者生存与预后的因素之一。
- 赵思萌邱立军吕慧敏刘媛王永福
- 关键词:肺动脉收缩压预后
- 抗SSA60抗体和抗SSB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抗SSA60抗体和抗SSB抗体在SLE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其在SLE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7-2010年在我院确诊为SLE的患者251例,免疫印迹法和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SSA60抗体及抗SSB抗体,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重要脏器或系统受累情况;对上述患者定期随访3年,观察其出现口干、眼干及进展为SS的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①抗SSA60抗体在SLE患者中的检出率为65.3%,抗SSB抗体在SLE患者中的检出率为28.3%;②随访3年,抗SSA60抗体(48例,29.3%)或抗SSB抗体阳性(25例,35.2%)的SLE患者更易出现眼干燥症(P<0.05),并且在SLE基础上易合并干燥综合征(P<0.05);③抗SSA60抗体阳性的患者比阴性的患者更易出现浆膜炎(20.7%和8.0%)、神经精神性狼疮(18.9%和8.0%)、血尿(35.4%和21.8%)(P<0.05),而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相对于阴性的患者来说,其出现发热的概率要小(43.7%和57.8%)(x2=4.082,P<0.05);④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同时出现抗Sm抗体的阳性的比率要比阴性患者高(50.7%和32.8%)(x2=6.956,P<0.05);⑤年龄越小的SLE患者越容易出现抗SSA60抗体和(或)抗SSB抗体的阳性(P<0.05);⑥抗SSA60抗体阳性的患者,SLEDAI积分比阴性患者的高[(17±9)和(15±7),t=2.389,P<0.05],而抗SSB抗体阳性的患者IgG水平高于抗SSB抗体阴性的患者[(18±7)和(16±6) mg/L,t=2.304,P=0.023],CRP水平低于抗SSB抗体阴性的患者[(14±20)和(21±33) mg/L,t=-2.173,P=0.031].结论 抗SSA60抗体阳性的SLE患者SLEDAI积分更高,病情更重;抗SSA60抗体或抗SSB抗体阳性的SLE患者易出现眼干燥症,且易在SLE的基础上合并SS.
- 鲁芙爱刘媛王凯丽王永福
- 关键词:抗SSB抗体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王永福庞春艳王晓燕鲁芙爱刘媛安燕闫慧明张文兰尹芳蕊任艳玲李婧田泽平任建梅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脏器受累的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随着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但同时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脂蛋白异常在狼疮病人中很常见,已经被作为SLE中动脉粥样硬...
- 关键词:
- 关键词:SLE血脂异常TNF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