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哲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建筑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地段
  • 1篇雕塑
  • 1篇悬臂
  • 1篇悬臂结构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博物馆
  • 1篇与门
  • 1篇原木
  • 1篇遮阳形式
  • 1篇设计方法
  • 1篇圣乔治
  • 1篇随笔
  • 1篇齐美尔
  • 1篇重点地段
  • 1篇住区
  • 1篇物理环境
  • 1篇历史遗址

机构

  • 6篇东南大学
  • 2篇东南大学建筑...
  • 1篇南京市规划局

作者

  • 6篇刘哲
  • 2篇傅秀章
  • 1篇王昭昭
  • 1篇岳文昆

传媒

  • 2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华中建筑
  • 1篇新建筑
  • 1篇城市建筑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京城市雕塑规划研究
近年来,城市雕塑作为彰显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雕塑规划能够有效指导城市雕塑的有序建设,国内部分城市陆续展开了一定的实践探索。本文试图以南京城市雕塑规划的研究为例,探讨城市雕塑规划的策略和方法...
刘哲王昭昭桂鹏
关键词:城市雕塑重点地段
文献传递
“飘浮”的木桥博物馆——解析梼原木桥博物馆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主要对2010年建成的梼原木桥博物馆进行解析,探寻木桥博物馆如何能"飘起来",又怎么能"站得稳"?笔者通过研究材料特性、结构与技术的巧妙运用,分析其"漂浮"背后的秘密。
艾尚宏刘哲
关键词:悬臂结构抗震技术
基于基地物理环境分析的绿色住区设计方法——以2012中国北京开放建筑国际竞赛参赛方案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绿色住区的物理环境是住户舒适度及住区总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住区的光环境,风环境和声环境直接影响住区内部人员的舒适度及整个住区的能源消耗。因此真正做到低碳、节能、绿色的住区应该首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可持续的规划、景观及建筑单体设计。该文从目前普通住区日照条件较差,通风不畅,噪音等严峻问题以及所谓绿色住区中方案设计与绿色技术应用的脱节导致纯技术的堆砌等现状出发,总结分析了目前绿色住区设计中忽略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通过基于基地物理环境分析来进行住区生成与优化的设计方法,为建立真正的绿色可持续住区设计方法体系寻找可能的方向。
刘哲傅秀章
关键词:绿色住区设计方法
桥与门——解读齐美尔随笔思想中的空间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齐美尔短篇随笔《桥与门》中对"空间关系"的社会学洞察(sociological eye),本文首先梳理了齐美尔作为哲学家的思维基础,明确其空间思想的思考方式,并分别从路、桥、门的空间隐喻逐一分析拓展。探讨齐美尔对"桥"与"门"所指的——"统一"与"分离"的哲学隐喻,并对特定的"桥""门"空间本体的设计进行扩展研究。
刘哲
关键词:本体设计
长三角地区不同遮阳形式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绿色可持续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遮阳技术作为一种有效降低能耗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固定式遮阳与活动式遮阳作为两种各有利弊的遮阳形式受到人们的青睐。试以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案例的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形式固定遮阳的最佳尺寸,并将其与活动式遮阳进行遮阳效果的对比,进而为长三角地区这两种遮阳形式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哲傅秀章岳文昆
保护解读再现——圣乔治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2014年
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历史遗址与建筑本身的关系至关重要。圣乔治遗址博物馆设计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利用结构作为建筑设计中特殊的触媒,实现了对历史遗址的保护、解读和再现。
刘哲
关键词:历史遗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