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全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温度计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温度计。该温度计包括本体;与本体相连接的金属尖端;设置在本体内的电源;设置在本体内的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与电源电连接以使电源能向处理模块供电;设置在本体内的温度测试模块,温度测试模块分别与金属尖端和处理模块...
- 吴晓明王西强王为林王鑫刘军全周军罗天相王博魏婷史红芳廖娟刘钊安宏亮李慧何鑫
- 文献传递
- 整体调剖技术在超低渗油藏早期开发中的应用
- 2011年
- 超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发育,注水开发后,油藏含水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针对这种开发矛盾,开展以注采双向调整为核心的油藏整体调剖技术研究,应用了油藏描述成果、配套裂缝识别技术,优选适合的调剖剂和措施方式等,及时对F油田长6油藏进行整体治理,有效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和水驱采收率,开发指标变好,与调剖前相比,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上升3.7%,综合含水率下降12.1%,自然递减率下降4.1%,综合递减率下降6.7%,单井产能提高0.1t,油藏整体开发效果良好。
- 刘军全赵志强杜鹏伟冷福高波李晓
- 关键词:长6油藏整体调剖
- 一种不稳定试井系统、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稳定试井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液面测试装置,用于采集指定井的油套环空内的液面深度信息,得到液面深度信息集合,并发送第一液面深度;在接收到结束试井信号时,发送液面深度信息集合;压力检测装置...
- 吴晓明王西强王鑫刘军全罗天相王博冷福刘渠洋高永宏张艺荣沈志成刘晓东张德宇文莹何鑫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裂缝识别及对策——以白豹油田长6油藏为例
- 2010年
- 利用动态监测和动态分析等方式对白豹超低渗油田长6油藏裂缝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认识,并对近年来,在治理裂缝方面的对策和手段进行总结,以指导超低渗裂缝发育油藏的高效开发。
- 刘军全陈亮王鑫万奇峰杜鹏伟
- 关键词:长6油藏
- 利用水平井测井资料确定井旁构造特征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水平井测井仪器经过地层界面时,测井曲线会出现延迟现象,本文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和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成图系统软件,在标定地层界面的前提下求得延滞区间长度,进而求得地层界面间的地层倾角和方位角,来确定水平井井旁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展布。
- 向子涛汪中浩刘军全杨盛用
- 关键词:水平井地层展布
- L38区长8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先导试验开发特征分析
- 2024年
- 环江油田超低渗油藏储量、产量占比大,一次井网注水开发后水驱矛盾突出。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表面活性剂驱试验能大幅降低界面张力,具有抗吸附性、小浓度下改变润湿性等效果,两相共渗区范围扩大,驱油效率可提高5.53%。在L38区中部选取4个注采井组开展先导试验,连续注入8个月后水驱矛盾改善,控水增油效果显著,开发指标变好,水驱动态储量增加1.07倍。
- 刘军全余航冷福高波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超低渗油藏
- 特低渗长3油藏合理注采比研究及开发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A油田长3油藏为湖泊三角洲形成的岩性油藏,低渗油藏特征明显,开发6年来,通过合理注采比研究,开展早期微相识别、精细注水、措施挖潜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油藏的成功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三项开发指标持续降低,水驱状况好,最终采收率高。
- 刘军全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合理注采比
- 测井含水饱和度解释方法新探被引量:1
- 2008年
- 化子坪为典型的特低渗油田,主要开发层位长2、长6层不仅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低阻油层,而且也存在因储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高阻油水层,因此准确解释这类储层含水饱和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影响含水饱和度的综合因素并进行分析,推导出确定长2、6储层含水饱和度的公式,为识别油水层提供了依据。
- 刘军全焦积田于秀英
- 关键词:地层水电阻率含水饱和度
- F油田长8超低渗油藏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长8油层储层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生储盖组合极佳,理论上应该有较大的成藏规模,但实际成藏规模小,油藏连续性差。经分析认为,有利的生烃条件、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局部鼻状构造和排驱压力大是控制该区长8油层组油藏分布的关键因素,是造成F油田特殊成藏规律的主要原因。
- 刘军全付文耀赵志强高英
- 关键词:生储盖组合三角洲鼻状构造
- HJ油田H10区水平井挤活性水措施效果分析
- 2023年
- HJ油田H10区水平井面临裂缝见水和驱替难以建立两大开发矛盾,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采油速度低。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选取部分水平井实施挤活性水措施,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2020-2022年共实施25井次,有效率88.0%,平均单井日增油1.1 t,投入产出比1∶12.2,开发经济效益显著。措施效果受裂缝特征、挤注压力、关井时间、措施频次四个因素的影响。
- 刘军全余航王正权祁文川
- 关键词:活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