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九生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中国古代文明
  • 3篇古代文明
  • 2篇兵马俑
  • 1篇道教
  • 1篇抑商
  • 1篇抑商政策
  • 1篇战争
  • 1篇整体观
  • 1篇正传
  • 1篇商政
  • 1篇史学
  • 1篇侍卫
  • 1篇斯芬克斯
  • 1篇天人合一
  • 1篇天师
  • 1篇天师道
  • 1篇农经
  • 1篇农民起义
  • 1篇农民战争
  • 1篇起义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刘九生
  • 1篇孙达人
  • 1篇王家范
  • 1篇孙如琦

传媒

  • 4篇唐都学刊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1993
  • 1篇198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秦始皇帝陵总体营造与中国古代文明——天人合一整体观被引量:3
2013年
秦始皇帝陵秦人自名丽山,仿效昆仑传说,封土埋没了空前绝后的"地天通",地下地面及其上各类埋藏、建构建筑,多与天象对应。地宫、"地天通"、封土及其主人,就这样"常居"天地之中。丽山总体营造的主导思想,系以比类取象为核心的天人相应或天人合一整体观。"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巧意卓立,品物毕图;雕琢性情,隐以藏用。
刘九生
雄踞的斯芬克斯:论“我的阿Q”被引量:5
2007年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冲破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创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刘九生
关键词:《阿Q正传》阿Q精神国民性
魏晋道教流传变动的一个线索
1993年
张角起义失败张鲁政权灭亡后,原本在不同地域的太平道和天师道五斗米,开始了合流。魏晋以降,天师道五斗米在原太平道的底层上流传起来,成为影响深远的道教正宗。两晋之际,葛洪的出现,标志着自汉末以来粗俗的农民大众道教向专深的个人修炼道教的转变,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则是追求理想社会的农民大众道教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刘九生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与中国古代文明——秦政原始被引量:7
2011年
在秦始皇帝陵出土铜车马的研究中,"灵魂乘车说"、"兵车说"以及从铜车马引出的卤簿制度研究,皆存在着文献不足,考古资料与历史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只有在沟通天人大背景下,从秦人的实践及其对这种实践的理解出发,去究明铜车马的性质,方可达到这几方面的有效整合。铜车马坑是祭祀坑;两件铜车马是祭祀皇天上帝时献给神明的礼物。其理据有四:(1)从秦襄公到秦始皇,秦人传承着悠久的包括用车马祭天传统。(2)秦始皇陵丽山是为沟通天人而建筑,丽山陵与骊山主峰则组成天门;铜车马坑位于丽山园内城西门里,对应天官西宫:咸池,即五帝车舍,北斗七星为帝车;铜车马是秦人献给天的帝车。(3)铜车马坑是一个密闭系统,跟秦陵地宫毫无联系,铜车马为秦始皇灵魂乘用说没有根据;铜车马坑有举行祭天"禋祀"的焚烧痕迹。(4)铜车马一、二号车形制虽有差异,但其处于同一规格等级,将其性质分别定为"兵车"和"安车"显然不妥。秦原出东夷,与农业关系密切,"舂"是秦人的表征。在辗转迁徙的过程中,秦人受到周文明的影响,又在马与马车的东传中占得先机。造车技术及马的驯化,传自西亚中亚,制造铜车马的原料—铜和锡却只能是来自中国西南,铜车马御官俑的写实风格则指向古希腊。一体多元或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在铜车马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刘九生
黄巾口号之谜被引量:7
1985年
农民起义口号往往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比如秦末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西汉之“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南宋之“等贵贱,均贫富”,明末之“均田免粮”,皆为著例。但黄巾口号“苍天”是什么?“黄天”是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有何依据?天的衰亡兴盛怎么会跟一个特定的时间:“岁在甲子”纠缠在一起?并且只有到岁在甲子黄天替代苍天之时才“天下大吉”?这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因此,我说黄巾口号是个天衣无缝的谜。《三国志·孙坚传》:“中平元年。
刘九生
关键词:五德终始说口号甲子农民起义取象比类
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被引量:11
2009年
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关问题应该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本文经考证认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现在认定的那样是"兵马俑"、"军阵"或者"宿卫军",而是唯始皇帝方能拥有、方能动用的近臣侍卫系统,即"郎系统"真人真马真车及其装备的复制。整个场面呈现的,是始皇帝出入或即将举行礼仪盛典时基本范式的生动写照,而非所谓"兵强马壮的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郎系统"作为一种建制或体制力量,意味着秦人贵族血缘亲属关系的超稳定结构及其更为古老的史前渔猎传统,关乎秦国家机器的运作,关乎秦国之兴与秦朝之亡。
刘九生
关键词:礼仪兵马俑
《“兵马俑”证谬》后叙——兼驳刘庆柱被引量:1
2009年
这是《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的续篇,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针对刘庆柱"缺乏起码学术常识"的粗暴否定,指出郎的研究经过长达二十年的艰苦思索和竭泽而渔式的材料搜集,并得到许多著名学者的鼓励支持。根据"事死如事生,礼也"这一古老的传统观念和古代礼仪,并以阳陵陪葬坑为生动例证,说明秦陵陶俑只能是近臣侍卫郎官俑,所谓送葬说、军阵说等等完全不能成立,流行几十年的兵马俑说是天大的笑话。刘庆柱违背历史,对一些基本问题混淆不清,甚至说话不顾起码的逻辑。从方法论而言,郎的工作完全凭材料说话,严格按逻辑推理,绝非一句话就能轻易推翻。中篇进一步阐述郎的工作。其中的关键是拿相关成果及古典文献与考古坑的平面和立体结构逐一比照,得以确认郎的身份与坑的原型,二者完全对应,密合无间。而兵马俑以及其他相关诸说之所以误郎为兵,一错皆错,就在于为表象所迷惑,置坑于不顾。针对刘庆柱以汉俑作为兵马俑的证据,指出从形态和工艺考察,汉俑自有渊源,与秦俑并无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从古代殉葬陪葬的历史演变看,尽管形式形态有变化,但"事死如事生"这一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一以贯之,与军事暴力无涉。而从车与马这一中外文明的共同母题看,古代雕塑画像中的骑马驭车者皆身份高贵,而非普通百姓或兵士,故秦始皇不可能以军队为自己陪葬。郎冲破封杀走向人间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令人百感交集。下篇详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了郎。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有包括海外在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审阅过郎的一个或若干个版本,或提出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或表示支持。陕西师范大学上上下下全力以赴,在讨论、撰写、审阅、发表、宣传流布等各个环节,无不全力推动。而郎的工作团
刘九生
关键词:兵马俑文明文本
中国农民史论纲被引量:3
1993年
面对中国农民史这样一个大题目,应该讲的问题自然十分多。但由于我们的知识太少,同时更为便于引起讨论计,我们只挑选了四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略予论列。它们是:一、农民史研究回顾;二、中国农民的特点和贡献;三、历史周期和农民战争;四、“高水平均衡的陷井”和其他。
孙达人王家范孙如琦刘九生
关键词:农民战争小农经济抑商政策传统史学精耕细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