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辉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肠
  • 6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4篇黏膜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肠黏膜
  • 3篇黏膜屏障
  • 3篇小鼠
  • 3篇肠黏膜屏障
  • 2篇葡聚糖
  • 2篇葡聚糖硫酸钠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聚糖
  • 2篇老年
  • 2篇老年功能性
  • 2篇老年功能性便...
  • 2篇老年人
  • 2篇功能性便秘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农辉
  • 5篇黄雪
  • 3篇覃蒙斌
  • 2篇张钰琴
  • 2篇谭至柔
  • 2篇李卉
  • 1篇袁海锋
  • 1篇梁志海
  • 1篇周晓雪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结肠炎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自发性、慢性结肠黏膜炎症病变,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大量的动物模型被应用于UC的研究,如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DSS结肠炎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UC模型之一,其造模方法简便、价格便宜、成功率较高;且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病理学表现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极其相似.基于DSS模型在对UC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对DSS结肠炎模型特点、造模方法、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农辉黄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动物模型
小檗碱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肠黏膜闭合蛋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于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肠黏膜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6—12月建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进行基础性研究。将30只BALB/c小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对照组(不造模、不干预)外,其余两组小鼠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建立急性UC模型。治疗组每只小鼠每日予小檗碱(20 mg/kg)灌胃,其余两组则每日予双蒸水0.2 mL灌胃。使用疾病活动系数(DAI)评估小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结肠黏膜损伤评分(CMDI)、组织病理评分及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对结肠炎症程度进行评估。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肠黏膜中occludin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7日DAI评分分别为(0.00±0.00)、(3.23±0.94)、(1.87±0.67)分(P<0.001);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分别为(0.40±0.84)、(8.20±1.70)、(4.85±0.97)分(P<0.001);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MPO分别为(1.94±0.58)、(4.46±1.13)、(3.11±1.05)U/g(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DAI、CMDI及组织病理评分及MPO升高,而occludin蛋白水平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肠道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上调occludin蛋白的表达保护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DSS诱导小鼠UC模型的炎症程度。
农辉曾文彬林裕元黄旭平陈子瑶袁海锋
关键词:小檗碱结肠炎溃疡性近交BALB/C
四君子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BALB/c小鼠,体质量18-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2.25 g/kg)、中剂量组(4.50 g/kg)、高剂量组(9.01 g/kg).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其余4组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溶液7 d诱导建立UC模型.第8天起,正常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四君子汤各组按不同剂量四君子汤灌胃,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分.第15天处死小鼠,ELISA法测量血浆中D-乳酸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四君子汤各组D A 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1),而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1).模型组结肠黏膜充血糜烂,而四君子汤能改善结肠黏膜损伤.模型组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四君子汤各组较模型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减少,四君子汤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表达增多.四君子汤低剂量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occludin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君子汤可以改善DSS诱导的UC小鼠的临床表现、镜下表现,同时降低血浆D-乳酸含量、增加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关.
黄婧渝农辉裴羡黄雪谭至柔覃蒙斌李卉张钰琴
关键词:四君子汤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D-乳酸OCCLUDIN蛋白
IL-22对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occludin的影响
农辉黄雪
黛力新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伴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黛力新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芦荟珍珠胶囊,联合治疗组给予黛力新和芦荟珍珠胶囊,连续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各项便秘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伴焦虑抑郁疗效较好。
郑杰勇农辉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老年人焦虑抑郁黛力新
芦荟珍珠胶囊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芦荟珍珠胶囊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芦荟组、凝结芽孢组、联合组,每组20例。芦荟组患者口服芦荟珍珠胶囊治疗;凝结芽孢组患者服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口服芦荟珍珠胶囊及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等便秘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凝结芽孢组粪便性状评分除外);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芦荟组及凝结芽孢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芦荟珍珠胶囊联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郑杰勇农辉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老年人
白细胞介素-22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肠黏膜闭合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UC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发性、慢性结肠黏膜炎病变。近年来,已发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在 UC 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1]。闭合蛋白(occludin)是肠上皮屏障紧密连接中的重要结构蛋白质,对保持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并受 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2]。IL-22属于 IL-10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对 UC 的肠黏膜屏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3],但对闭合蛋白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 IL-22干预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其对肠黏膜屏障闭合蛋白的影响。
农辉黄婧渝黄雪谭至柔覃蒙斌李卉张钰琴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功能实验性结肠炎白细胞介素小鼠OCCLUDINIL-22
广西籍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325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广西籍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13-05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籍IBD住院患者325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1)325例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266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59例;IBD患者男女比为1.3∶1,高峰年龄段为30-39岁(20.92%),平均发病年龄39.62岁±18.09岁.IBD患者职业构成以脑力工作者(64.9%)为主.CD患者中吸烟(52.5%)、饮酒(32.2%)、阑尾手术(10.2%)的比例均高于UC(P<0.05);(2)发病部位:UC以广泛结肠(E3)(46.2%)发生例数最多;C D以回肠末段(L1)(37.5%)最为常见;(3)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UC以重度活动期患者(53.1%)为主;CD以中度活动期患者(54.2%)为主;(4)前、后5年患病组比较,CD后5年在IBD中所占的比例增加(P<0.05),前5年11例(8.8%),后5年48例(24.0%).后5年CD男性患者比例增多(P<0.05),前5年5例(45.5%),后5年37例(77.1%).结论:(1)IBD患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CD的增幅较UC明显,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且以近5年CD男性患者增多的特征较为明显;(2)IBD患者以脑力工作者高发,吸烟、饮酒、阑尾手术可能会增加患CD的风险.
周晓雪农辉黄婧渝黄雪梁志海覃蒙斌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