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脂酶
  • 2篇浓核病毒
  • 2篇磷脂酶
  • 2篇磷脂酶A2
  • 2篇克隆
  • 2篇黑胸大蠊浓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磷脂酶A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式反...
  • 1篇功能区
  • 1篇含磷
  • 1篇合酶
  • 1篇黑胸大蠊
  • 1篇非编码
  • 1篇非编码区
  • 1篇杆菌
  • 1篇编码区
  • 1篇测序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俞海洋
  • 2篇张珈敏
  • 2篇胡远扬
  • 2篇蒋洪
  • 1篇周亮
  • 1篇卢杰
  • 1篇谭莉
  • 1篇杨波
  • 1篇王小纯
  • 1篇陈伍国
  • 1篇李斗林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含磷脂酶A2功能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黑胸大蠊是在我国城乡室内分布的主要蟑螂种类,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etafuliginosaDensovirus,PfDNV)是国内外第一个分类鉴定的蟑螂浓核病毒。其病毒理化性质、基因组结构分析,与组织病理学...
俞海洋
关键词:黑胸大蠊磷脂酶A2聚合酶链式反应大肠杆菌
文献传递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磷脂酶A_2功能区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RT-PCR扩增获得PfDNV结构蛋白基因VP1含磷脂酶A2(PLA2)功能区片段,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并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ET26b,构建阅读框架正确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LA和pET26b-PLA,转化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L,经IPTG诱导,SDS-PAGE显示得到了目的融合蛋白,以抗组氨酸的单克隆抗体对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了westernblot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表达PfDNV结构蛋白PLA2,对于研究该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毒对细胞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俞海洋张珈敏杨波蒋洪周亮卢杰陈伍国李斗林胡远扬
关键词:磷脂酶A2原核表达
茶尺蠖小RNA病毒5′端非编码区的克隆和测序及与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用Trizol从纯化的茶尺蠖Ectropisoblique小RNA病毒 (EoPV)中提取病毒基因组RNA ,逆转录后加poly(dT) ,然后进行两步PCR扩增基因组 5′端。克隆测序后 ,对其 5′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具有哺乳动物小RNA病毒的 5′端非编码区的一些特征 :A T含量丰富、起始密码子上游AUG和小顺反子多。利用mfold预测了EoPV 5′端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 ,存在4个茎环结构 ,有哺乳动物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IRES)的保守区域 ,即含保守基序GNRA的茎环A和A C丰富的环B及多聚嘧啶区域。据此推测EoPV基因组翻译采用IRES起始机制。
王小纯张珈敏蒋洪俞海洋谭莉胡远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