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脂肪组织已经不再被单纯地认为是脂肪库,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以前的研究中,往往认为脂联素在糖类和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脂联素作为一种专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血浆蛋白,约占人血浆蛋白总量的0.01%,无昼夜分泌规律的变化,而且不受进餐的影响。
- 苗爱峰俞林
- 关键词:脂联素结直肠癌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泌脂肪组织代谢性疾病
- 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例特点
- @@大肠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上升之第二位,在我国已上升至第三到四位,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人大肠癌有其特殊性,而且大肠癌发病年龄正逐步向高龄化迁移,老年人大肠癌占大肠肛门癌的10%~20%,探索和归纳这些特点,...
- 徐彬俞林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仍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筛查恶性肿瘤提供了简便、常规的方法。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能够对肿瘤进行辅助诊断、分析病程、指导治疗、监测复发或转移及判断预后,最终达到有效控制肿瘤的目的。
- 张东臣俞林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大肠癌
- 复方药物调和剂外涂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我们应用复方药物调和剂外涂治疗肛周湿疹,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对比应用复方药物调和剂与派瑞松乳膏外涂治疗肛周湿疹患者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肛周湿疹患者进行研究。患者临床表现均以肛周瘙痒、潮湿不洁、局部疼痛、皲裂出血为主。
- 王倩倩俞林王溧
- 关键词: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外涂治疗复方药物派瑞松乳膏肛周瘙痒
- 天津市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实践与成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加快,癌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受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2012年天津地区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社区自然人群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工作。天津市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市辖区13个,市辖县3个,全市常住人口为1293.87万,50~60岁人口为20.57727万。2012年,天津市卫生局决定按年龄段以三年为一周期对全市40~74岁居民开展大肠癌筛查。2012年筛查对象为60~74岁居民,2013年筛查对象为50~60岁居民,2014年筛查对象为40~50岁居民。2012年和2013年工作已按计划完成,现将2013年筛查效果做初步分析。
- 马东旺赵丽中张锡朋张庆怀俞林王贺桐周毅孟令祥赵嵘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便血
- 两种术式治疗直肠脱垂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Delorme手术和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08~2012年期间收治的采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35例直肠脱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elorme术较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住院天数明显缩短(13.76±4.55比23.61±6.39d,P=0.00),且住院费用明显降低(14511.00±5034.71比21812.00±5199.97元,P=0.00),术后便秘的患者也明显较少发生(2/17比5/13,P=0.042),两种术式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lorme术组有3例患者手术治疗无效,总的手术疗效较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组较差(P=0.047),两组术式中最大静息压、最大压榨压术后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最大耐受容积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种术式初始容积术后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术后直肠肛门功能均明显改善,Delorrae手术组住院天数少,手术费用低,术后便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其复发率较高,临床医生术前应对患者仔细评估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
- 张东臣俞林纪烈辰
- 关键词:直肠脱垂
- 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青年(<45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老年患者(≥60岁)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相比较,在性别、病变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就诊前症状持续时间、手术性质、就诊症状、病理分期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青年与老年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分期较晚,更具有侵袭性,根治性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与老年患者相似。
- 臧健俞林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青年分化程度
- DNA突变和miRNAs失调在结肠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放眼世界,CRC在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位,所有的癌症死亡中,由它引起的超过了10%[1]。2012年6月举行的第八届上海国际CRC高峰论坛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CRC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6/(10万),升速约为每年4.2%,远高于2%的国际水平。目前,我国CRC的发病数已超过美国,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现阶段CRC的早期诊断状况不尽如人意,
- 臧健俞林
- 关键词:MIRNASDNA突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肠癌CRC发病率
- 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与息肉恶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与息肉恶变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使用内镜中心电子结肠镜所检测大肠息肉患者1 482例的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部位、病理类型和大小及恶变程度来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与息肉恶变的联系。结果大肠息肉恶变率占4.9%。大肠息肉恶变多发生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直、乙状结肠;随着息肉的增多,恶变率增加;不同病理类型息肉恶变率不同。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大肠息肉所表现的临床特点不同,有助于早期诊断大肠息肉的性质,及时地进行干预及治疗,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 高洪亮俞林
- 关键词:大肠息肉病理类型息肉恶变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两种结扎方法的比较
- 目的:痔蒂两种结扎方法术后恢复过程有着明显差异。方法: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对254例采用7号丝线单纯结扎痔蒂(治疗1组);273例采用7号丝线缝扎和加固结扎痔蒂(治疗2组)。对切口愈合时间、结扎线脱落时间、切口感染率进行...
- 何毅俞林
-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