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集束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集束射频治疗肝血管瘤共37例,41个病灶,术后通过B超检查及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RFA治疗,所有病例无大出血、膈肌损伤、气胸、腹膜炎、肝脓肿、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个月后随访,均完全缓解,缓解率达100%,肿瘤最大径缩小平均65.3%(49.3%~86.8%)。结论在掌握好技术规范的前提下,RFA治疗肝血管瘤具有不需全身麻醉、创伤小、患者易接受、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作为肝血管瘤治疗的主要方法。
- 芶欣黄建钊孙倩田利余鹏柳严刘江伟吴格
-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脏血管瘤疗效
- 肝、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并肝移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例(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由于肝门部解剖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肝门部胆管癌长期以来都是外科治疗中的难点。目的:评价肝、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并肝移植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例Bismuth分型为Ⅳ型且合并肝门部及胰头后淋巴结转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肝、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并原位肝移植。肝移植后初期采用激素、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激素用量较常规小并迅速撤除。对早期肝功能及胰腺功能进行连续观察,并对肿瘤标志物CA19-9进行监测。结果与结论:病理报告为中、低分化性肝门部胆管癌侵犯左、右肝管并肝方叶、肝门部及胰头后淋巴结有转移,胰头、十二指肠及切除部分胃未见癌侵犯。肝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恢复顺利,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保持良好,CA19-9降至正常。术后1个月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年,患者仍生存。说明肝、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并肝移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是安全可行的。
- 黄建钊范伟石承先苟欣汤可立张莹刘隽余鹏柳严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肝移植
- 腹腔镜肝叶切除25例报道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25例肝血管瘤、肝癌等患者行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并对围手术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除1例因术中肝中静脉破裂发生大出血而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完成了全腹腔镜下肝叶或肝段切除。术中出血量100-1 200 ml,平均400 ml;11例患者术中未输血,14例患者输血200-1 000 ml,平均400 ml。手术时间0.8-4.0 h,平均2.3 h。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胆汁漏、感染等并发症,均于术后5-10 d(平均8 d)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肿瘤直径超过9 cm且有大血管受侵犯的肝癌患者应慎重。
- 黄建钊石承先苟欣张毅汤可立刘隽余鹏柳严田利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肝癌肝血管瘤
- 手术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
- 2010年
- 田利黄建钊苟欣余鹏张佳伟
-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手术治疗肝脏良性肿瘤影像学特征良性肿物肝血管瘤
- 腹腔镜肝叶切除25例报告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并对其适应症、难点及断肝方法等进行分析。
方法:对25例肝血管瘤、肝癌等患者施行了全腹腔镜规则性肝叶切除术,解剖第一肝门行半肝阻断3例,解剖第二肝门4例,解剖第三肝门1...
- 黄建钊石承先苟欣张毅汤可立刘隽余鹏柳严田利
- 关键词:腹腔镜肝叶切除肝癌
- 文献传递
- ERCP在活体肝移植术后胆漏中的应用
- 肝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我国肝脏移植工作近年来蓬勃发展,一些复杂的肝脏移植亦逐渐开展,许多技术逐步在移植工作中推广应用,并提高了肝脏移植的质量。本文就我科使用ERCP及其衍生技术在活体肝脏移植术围手术...
- 芶欣黄建钊石承先田利张德林吴格余鹏柳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