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竑敏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阴道
  • 5篇阴道病
  • 5篇细菌性阴道病
  • 4篇致病
  • 4篇细菌
  • 3篇致病菌
  • 3篇生殖
  • 3篇生殖道
  • 3篇生殖道感染
  • 3篇下生殖道
  • 3篇下生殖道感染
  • 3篇耐药
  • 3篇继发不孕
  • 3篇加德纳菌
  • 3篇不孕
  • 2篇生物膜
  • 2篇耐药性
  • 2篇继发
  • 2篇不孕患者
  • 1篇药性分析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余竑敏
  • 6篇隋龙
  • 5篇苏婷婷
  • 1篇谢康云

传媒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第七届中华女...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细菌性阴道病的规范化诊疗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女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非炎症性表现的症候群。BV病因复杂,单纯使用抗生素虽可暂缓症状,迅速复发通常无法避免,会出现治疗失败或并发混合性感染。本综述对BV的病原菌检测和临床诊断标准进行了阐述,并对临床常用的初次治疗及复发性BV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在病理生理学及微生物学基础上,结合宿主阴道内微环境平衡的理念,为BV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余竑敏隋龙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生物膜在难治性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可增加女性患盆腔炎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对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及导致不良妊娠等后果。B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产生及复发的致病因素亦十分复杂。综述BV在微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特征,描述了阴道微生态、产过氧化氢乳杆菌的缺失及导致BV相关致病菌的聚集等现象。讨论了细菌生物膜,尤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在阴道上皮的黏附,不能有效地被免疫系统清除或完全被抗生素灭活,导致BV治疗后仍有慢性、持续性感染的状况。同时进一步对临床常用的BV治疗方案及针对生物膜特异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而增加对BV的认识。
余竑敏苏婷婷隋龙
关键词:生物膜
下生殖道感染引起继发不孕的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继发不孕患者的下生殖道致病菌感染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导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状况,以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用药. 方法:收集606例确诊为继发不孕且阴道分泌物培养菌阳性...
余竑敏苏婷婷隋龙
关键词:下生殖道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原学调查和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及重复流产率增多,继发不孕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有研究显示盆腔感染性疾病史、末次妊娠产后或流产后并发症史及下生殖道感染史均可能是导致女性继发不孕的危险因素。据报道,北京和上海不孕症的发病率为5.2%,继发...
余竑敏
关键词:继发不孕下生殖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微生态失衡
文献传递
加德纳菌生物膜在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阴道加德纳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不同的pH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研究其生物膜形成的致病机制及诱发耐药与导致BV复发的关系. 方法:从58例BV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阴道加德纳菌株,检测其在...
隋龙余竑敏苏婷婷
关键词: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评估
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以期对BV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方法:收集887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对每例BV病人的病原菌进...
余竑敏苏婷婷隋龙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菌群分布
继发不孕患者阴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继发不孕患者下生殖道的致病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明确导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对常用抗菌素的敏感状况,以有效指导临床抗感染用药。方法:收集确诊为继发不孕且阴道分泌物培养菌阳性的6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致病菌分布及抗菌素耐药情况,研究从该人群中病原体的高分离率与女性生殖道的并发症是否存在联系。结果:继发不孕患者中,引起生殖道炎症的病原菌排名前三者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8.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等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等有较高的敏感性,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高,解脲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等敏感性高。结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等可作为革兰阳性菌球菌治疗的首选;氨苄西林可作为粪肠球菌治疗的首选;多西环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一线药物。
余竑敏苏婷婷谢康云隋龙
关键词:继发不孕下生殖道感染致病菌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