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舜平

作品数:98 被引量:1,20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鱼类
  • 30篇系统发育
  • 23篇鲤科
  • 18篇基因
  • 14篇鲤科鱼
  • 13篇物种
  • 13篇鲤科鱼类
  • 13篇进化
  • 8篇系统学
  • 7篇基因组
  • 7篇分子进化
  • 7篇分子系统
  • 6篇亚科
  • 6篇鮡科
  • 6篇线粒体
  • 6篇分子系统学
  • 5篇单系
  • 5篇深海
  • 5篇生物地理
  • 5篇鲤形目

机构

  • 98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98篇何舜平
  • 22篇陈宜瑜
  • 13篇王绪祯
  • 11篇甘小妮
  • 10篇李俊兵
  • 9篇彭作刚
  • 7篇童超波
  • 7篇王绪桢
  • 6篇王伟
  • 5篇孔祥会
  • 5篇张耀光
  • 5篇曾宏辉
  • 4篇刘焕章
  • 4篇赵凯
  • 3篇乐佩琦
  • 3篇杨公社
  • 3篇王莉
  • 3篇郭宪光
  • 2篇周传江
  • 2篇张玉波

传媒

  • 25篇水生生物学报
  • 9篇科学通报
  • 7篇自然科学进展
  • 5篇中国科学:生...
  • 4篇中国科学(C...
  • 4篇生物多样性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 3篇中国海洋湖沼...
  • 3篇中国海洋湖沼...
  • 2篇Journa...
  • 2篇Zoolog...
  • 1篇食品科学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ND4基因序列的七种条纹光唇鱼系统发育及对半刺光唇鱼分类地位的质疑被引量:10
2010年
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 Oshima,1919),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东亚,其中包括中国南部(包含台湾和海南岛)、越南和老挝。伍献文等[1]于1977年鉴定了本属的19个种或亚种,
王莉王绪祯何舜平
关键词:系统发育亚种
东亚低等鲤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被引量:41
2000年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14种主要分布于东亚的低等鲤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 所得1 140 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10种取自GenBank, 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的相关鲤科鱼类的同一基因序列一起排序后, 得到了24种鲤科鱼类的DNA序列矩阵. 此矩阵经过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法计算后获得了低等鲤科及相关种类的系统发育分支图解. 分支系统图显示鲤科的雅罗鱼亚科和亚科鱼类并不形成单系类群. 亚科鱼类中的马口鱼、等是原始的鲤科鱼类, 处于分支图的基部. 而其余的亚科鱼类则分散分布于不同的类群中. 细鲫、瑶山鲤形成一个单元群. 唐鱼、稀有鲫与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属与亚科其余种类毫不相干. 雅罗鱼亚科分为两个互不相干的单系群. 北美、西伯利亚和欧洲的雅罗鱼, 雅罗鱼属(Leuciscus), 拟鲤属(Rutilus), 属(Phoxinus), N. crysole, Opeopoeodus emilae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而分布于中国南部的雅罗鱼如青鱼、草鱼、赤眼鳟和鱼等有共同的起源.
何舜平陈宜瑜T. Nakajima
关键词:鲤科鱼类分子系统学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育
基于S6K1基因部分序列的鲤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及内含子1Indel位点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鲤科鱼类在东亚分布广泛且数量丰富,在物种演化上具有重要的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基于S6K1基因5′端功能调控序列,通过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共获得30种鱼类S6K1前端部分DNA序列(外显子1,外显子2及内含子1),对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并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重建鲤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亚口鱼科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作为外类群,通过4种方法所得系统发育分支图大致相同,均以较高的节点支持率支持雅罗鱼系和鲃系的划分,雅罗鱼系包括雅罗鱼亚科东亚类群(East Asian group in Leuciscinae)、鲢亚科(Hypophthalmichthyinae)、鲴亚科(Xenocyprinae)、鲌亚科(Cultrinae)、亚科(Gobioninae)、鳑鲏亚科(Acheilognathinae)和亚科(Danioninae)部分种类;系统分支图也以较高的节点支持率支持鲤科鱼类东亚类群形成单系群.鲃系包括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鲃亚科(Barbinae)、鲤亚科(Cyprininae)和野鲮亚科(Labeoninae);另外,亚科中的斑马鱼(Danio rerio),麦氏(Danio myersi)和三线波鱼(Rasbora trilineata)形成一个单系群,位于系统树基部.以内含子1中大片段的插入或缺失(Indel)对物种分化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帮助理解鲤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或争议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内含子1中大片段的插入或缺失与物种分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理解系统发育关系具有补充作用;内含子1中有许多区域较为保守,可能与功能调控有关,但本研究中并未发现S6K1序列变异与鱼类物种特征尺寸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孔祥会王绪祯甘小妮李俊兵何舜平
关键词:系统发育内含子
云南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鲤科)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报道采自云南省的属鱼类一新种—勐腊Daniomenglaensissp.nov。新种与DaniochrysotaeniatusChu和DanioponticulusSmith近似。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
何舜平陈毅峰
关键词:鲤形目鲤科
中国胭脂鱼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7
2002年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采自长江宜昌江段和清江的 8尾中国胭脂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研究发现该种具有脊椎动物线粒体控制区的一般结构 .在获得的 95 8bp的碱基序列中 ,共检测出 32个多态性核苷酸变异位点 ,多态位点比例为 0 .0 33。核苷酸的变异位点除一个为缺失外 ,其余全部为碱基转换 .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 5 5~36 5bp高变异区 ,而其他区域突变稀少。个体的变异在 0~ 1.36 %之间 ,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多态性差异。中国胭脂鱼的线粒体控制区的变异远大于美国胭脂鱼 (Moxostomarobustum)的 0 .0 16。
孙玉华王伟刘思阳何舜平邵雪玲谢志雄邓凤姣刘勇童金苟吴清江
关键词:线粒体控制区
一种四倍体鲤科鱼Sox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研究重要功能基因在多倍体基因组中的演化情况,通过分子克隆的方法从四倍体大鳞结鱼(Tordouronensis)中获得13条Sox基因序列,分别为SoxB,SoxC和SoxE组成员.对大鳞结鱼Sox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支持鱼类特异的基因组重复的假说,同时表明,基因Sox19可能为真骨鱼特有的Sox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分析显示,与其他物种相比大鳞结鱼中Sox基因的碱基替代,绝大多数为同义替代.结果表明,所得到的Sox基因序列均受到净化选择,同时由多倍化所造成的重复基因对Sox4a,Sox9a和Sox9b受到相同的净化选择压力.根据基因Sox9a和Sox9b重复基因对间内含子序列长度和相似性的差异推测大鳞结鱼可能为异源四倍体.
郭宝成李俊兵童超波何舜平
关键词:SOX基因四倍体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中国鲇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被引量:27
2005年
采用PCR技术获得中国鲇形目鱼类 1 1科 2 4属 2 7个代表种类细胞色素b基因 1 1 3 8bp全序列 ,比较分析了来自北美洲、非洲的部分鲇形目鱼类同一基因序列 ,并选取脂鲤目、鲤形目和鲱形目鱼类作外类群 ,采用Bayesian方法和最大简约法 (MP)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 :(1 )鲇形目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 ,与脂鲤目、鲤形目以及鲱形目鱼类相比存在 3bp的缺失 ;(2 )鲇形目鱼类各科代表种类形成一单系群 ;(3 )两种建树方法均支持科、粒鲇科和钝头科形成一单系群 ;而胡子鲇科、刀鲇科、海鲇科、科、长臀科、科、鲇科、棘脂科、科形成一大的单系群 ;但鳗鲇科的系统位置两种建树方法没有取得一致结果 ;而其中长臀科与北美的科形成姐妹群 ,胡子鲇、科、鲇科。
彭作刚张耀光何舜平陈宜瑜
关键词:鲇形目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育
贝叶斯联合模型与中国洞穴鱼类分化时间的估算(鲤科:金线鲃属)被引量:7
2008年
金线鲃属分布于中国云贵高原及周边地区,包括10多种适应于洞穴生活、具有不同程度眼睛和色素退化的典型洞穴鱼类.迄今为止,金线鲃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还存在很大争议.我们获得了34种金线鲃属鱼类及外类群的细胞色素b和ND4基因序列,用贝叶斯联合模型分析数据,重建了金线鲃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用松散分子钟估算了本属及内部分支的起源时间.金线鲃属的单系性得到强烈的支持,本属可分为6个分支.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支持洞穴物种的多系起源假说以及季氏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jii)的基部位置.松散分子钟估算表明,金线鲃属起源于晚中新世,在11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Ma)左右,比以前设想的要古老.
李志强郭宝成李俊兵何舜平陈宜瑜
关键词:金线鲃属系统发育
中国黄颡鱼的线粒体DNA多样性及其分子系统学被引量:16
2010年
基于体侧色斑、背鳍前部形态、吻长及尾柄长的差异,Ng和Kottelat(2007)将分布于中国的黄颡鱼群体划为两个物种:北方群体为Pseudobagrus sinensis,南方群体为P.fulvidraco。本研究通过对70个黄颡鱼标本相关形态特征的测量及对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分析,探讨了P.sinensis物种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依据体侧色斑和背鳍前部形态的差异,可将黄颡鱼分为对应于P.sinensis和P.fulvidraco的两种形态类型,但对尾柄长、吻长的测量发现二者没有差异。对70条cyt 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为:两种鱼类有1个共同的单倍型;两种鱼类的单系性在系统发育分析中都没有得到重现,而二者聚在一起形成获得100%支持率的单系群;两种鱼类群体之间存在持续的基因交流(Nm=4.7);两种鱼类在单倍型的巢式支系分析(nested clade analysis,NCA)中没有形成各自独立的进化谱系,所有的单倍型以不超过5步的突变全部被纳入同一个进化网络中。因此我们认为P.sinensis不是有效物种,而应被视为黄颡鱼的一种形态类型。基于cyt b基因的序列变异,本研究对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作了初步分析。群体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及Tajima's D中性检验表明,约在10.1-14.1万年前,黄颡鱼在其分布范围内经历过群体扩张,推测这可能是导致黄颡鱼群体单倍型多样度高(h=0.857±0.0014)而核苷酸多样度低(π=0.0023±0.0003)的主要原因。此外,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群体缺乏明显的地理结构,推测原因可能是历史上水系的连通促进了不同地理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
库喜英周传江何舜平
关键词:CYTB基因种群扩张基因流
一种深海诱捕摄像着陆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诱捕摄像着陆器系统,包括浮球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浮球装置内的电源装置、在浮球装置内还设置有均由电源装置供电的USB集线器、加速度记录仪、遥控定时开关、铱星数传GPS终端和光诱摄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浮球装...
陆苏祥何舜平王绪祯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