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谦

作品数:32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慢性
  • 5篇老年
  • 4篇蛋白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生长分化
  • 4篇生长分化因子
  • 4篇疗效
  • 4篇胶原
  • 4篇分化
  • 4篇分化因子
  • 3篇动脉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24篇杭州市第三人...
  • 6篇天津市胸科医...
  • 5篇浙江省杭州市...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作者

  • 32篇任谦
  • 21篇林萍
  • 19篇王琴
  • 6篇孙根义
  • 5篇冯莉
  • 4篇毛用敏
  • 4篇张世姝
  • 4篇李鹏
  • 4篇刘志勇
  • 3篇林玎
  • 3篇林萍
  • 2篇曹岩菁
  • 2篇吴佳丽
  • 2篇徐菁
  • 2篇谢晓林
  • 2篇王琴
  • 1篇孔菁
  • 1篇崔让庄
  • 1篇阿里·塔里格
  • 1篇孟冬梅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2015年老...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苓白术散治疗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mRNA(2^(-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r=0.341,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r=0.250,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r=0.367,P=0.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王琴张彬林萍任谦高康璐孔程程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心梗后大鼠心肌间质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心肌梗死后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激活是心室重塑过程和疾病进展的主要机制。本实验通过测定血循环中AngⅡ、ET、6-keto-PGF1α水平(因无法直接测定BK和PG含量,故通过测定6-keto-PGF1α间接反映前列腺素水平,进而评价缓激肽的效应)及胶原mRNA合成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梗后心室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世姝孙根义刘志勇任谦毛用敏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心肌间质重塑6-KETO-PGF1Α心梗神经内分泌激素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神经递质囊泡转运体的表达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大鼠在慢性全脑缺血的状态下,其与递质相关的不同的囊泡转运体,如谷氨酸囊泡转运体(vGluTs)、乙酰胆碱囊泡转运体(vAChT)、氨基丁酸转运蛋白(vGAT)在海马CA1-3区内表达的特点。方法:采用BCCA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和T-迷宫延迟交替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痴呆大鼠vGluTs、vAChT、vGAT在海马CA1-3区中表达的特点。结果:Morris实验中,痴呆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 0.05);在象限中游行距离的百分比明显缩短(P<0.01)。T-迷宫实验中,痴呆组大鼠延缓交替作业的错误率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及对照组比,痴呆组大鼠海马CA1-3区vGluT1和vGluT3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及对照组比,痴呆组大鼠海马CA1-3区vAChT的表达有所下降(P<0.01)。与正常及对照组相比,痴呆组大鼠vGluT1和vGluT3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海马CA1-3区表达下降,vACh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海马CA1-3中表达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谷氨酸能和胆碱能囊泡转运体功能缺陷、谷氨酸中枢胆碱能递质间的不平衡、神经元的缺失、CA1-3区海马信息环路的破坏是慢性全脑缺血状态下大鼠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曹岩菁吴佳丽李鹏林萍冯莉王琴任谦谢晓峰
关键词:海马神经递质
GDF15 NT-proBNP ACR水平与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100例行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血清GDF15、NT-proBNP、ACR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50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其GDF15、NT-proBNP、ACR水平比50例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明显升高(P〈0.05)。且GDF15与NT-proBNP(person值0.265,P〈0.01)及ACR(person值0.210,P〈0.05)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GDF15、NT-proBNP、ACR水平升高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成为临床随访观察指标。
林萍王琴任谦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西拉普利和缬沙坦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间质胶原代谢及心肌血管紧张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心肌纤维化是心室重构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是心肌间质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效应分子,在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AngI主要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来发挥生理和病理效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选择性Ⅰ型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ARB)从不同水平抑制RAS.本研究通过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AT1、AT2受体和Ⅰ、Ⅱ型胶原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探讨心肌局部AngⅡ受体表达在心肌梗死后的变化及其与心脏间质重构的关系,并观察ACEⅠ、ARB对AngⅡ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对心脏间质重构的作用。
张世姝孙根义刘志勇任谦毛用敏
关键词:心肌梗死胶原代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带状疱疹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HZ)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68例HZ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合并恶性肿瘤;对照组35例,未合并恶性肿瘤。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Z合并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HZ发病年龄、D-二聚体、血清肌酐水平以及CD3^(+)T淋巴细胞降低、CD8^(+)T淋巴细胞降低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HZ发病时间晚于恶性肿瘤者28例(84.85%),HZ发病时间早于恶性肿瘤者5例(15.15%),两病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者9例(27.27%)。观察组患者合并8种恶性肿瘤;其中,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比例最高(33.33%)。CD3^(+)T淋巴细胞降低是HZ合并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Z合并恶性肿瘤患者HZ发病年龄较高,合并血液系统肿瘤的比例较高,CD3^(+)T淋巴细胞降低是HZ合并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
孔程程林萍王琴任谦
关键词:带状疱疹恶性肿瘤
老年综合评估与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与干预对帕金森患者非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帕金森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入院后两组即进行CGA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多学科干预方案,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干预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行第2次评估.结果经过6个月干预后,干预组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尿失禁、抑郁、睡眠障碍、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干预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与干预对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彬孔程程林萍王琴任谦
关键词:生活质量
老年综合评估联合综合治疗对高龄住院患者共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治疗对老年共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岁以上老年科住院患者120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应用智慧老年综合评估软件在入院3 d内对120例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针对评估结果对评估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对老年累积疾病、老年综合征、老年躯体功能、老年认知功能、老年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全面治疗干预。对照组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后,仅对所患的各系统累积疾病进行治疗。干预6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评价进行综合评估干预后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老年共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评估干预组患者综合评估及综合治疗后,(1)累积疾病: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血压控制得更好[收缩压:(138. 0±6. 7) mm Hg比(145. 0±7. 2) mm Hg,P <0. 05],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人次发生率占比更低(33. 3%比66. 7%),急性心力衰竭人次发生率占比更低(29. 4%比70. 6%)。(2)老年共病情况: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疼痛评分法(NRS)、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15)、焦虑自评量表(SAS)、莫尔斯跌倒评估量表(Morse)评分均有改善,P <0. 05。简易营养状况评估(MNA-SF)提示营养不良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31. 7%(19/60)比66. 7%(40/60)]。(3)日常生活质量: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65. 2±23. 4)分比(57. 3±28. 3)分,P <0. 05]。结论住院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能及早发现各种老年共病,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疾病疗效及生活质量。
张彬林萍王琴任谦
关键词:住院病人健康状况指标生活质量
肌肉减少症患者血清AMPK-αmRNA、SIRT1、GDF-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肌少症患者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微小RNA(AMPK-αmRNA)、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8(GDF-8)的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1例,根据四肢肌肉质量指数、握力及步行速度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41例)和非肌肉减少症组(40例),检测血清AMPK-αmRNA、SIRT1及GDF-8等。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GDF-8的诊断价值。结果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患者各项指标[AMPK-αmRNA:0.26(0.24,0.29)vs.0.29(0.27,0.32);SIRT1(ng/L):582.68±35.92 vs.646.50±39.08;GDF-8(μg/L):20.97±5.10 vs.14.76±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IRT1、AMPK-αmRNA与GDF-8呈负相关(P<0.001,P=0.001)。握力与AMPK-αmRNA及SIRT1呈正相关(P=0.028,P<0.001);握力与GDF-8呈负相关(P=0.001)。GDF-8诊断肌少症的临界值是17.25μg/L,AUC值为0.884(P=0.040)。结论肌少症患者AMPK-αmRNA及SIRT1降低,GDF-8增高,GDF-8可作为肌少症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王琴林萍任谦冯莉谢晓枫张彬高康璐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45例,女45例。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问卷,根据焦虑评分分两组,焦虑组52例,焦虑评分≥50分和对照组38例,焦虑评分<50分。观察两组24h动态血压、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血压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焦虑组血压晨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 39; P <0. 01)。结论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相关,可能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张莉林萍任谦
关键词:焦虑血压晨峰高血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