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约翰 作品数:21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瑞安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LOX基因G473A多态性研究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研究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为结直肠癌肿瘤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择同期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肘静脉血5 mL和抽取基因组后对LOX基因G473A位点测序,检测各个体LOX基因G473A的基因型。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LOX基因G473A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结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47.37%(45/95)、41.05%(39/95)、11.58%(11/95)。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结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GA和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1.71,95%CI=1.01~2.65,P=0.03;OR=3.94,95%CI=1.43~8.96,P=0.00)。(2)直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51.43%(54/105)、37.4%(39/105)、11.43%(12/105)。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直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3.45,95%CI=1.61~8.03,P=0.00)。(3)结直肠癌组GG、GA、AA基因型患者分别占49.50%(99/200)、39.00%(78/200)、11.50%(23/200)。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低于GA和AA基因突变型个体(OR=1.67,95%CI=1.01~2.18,P=0.03;OR=3.68,95%CI=1.81~7.65,P=0.00)。结论 LOX基因G473A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关系,行LOX基因G473A多态性检测在结直肠癌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厉金雷 蔡剑辉 任约翰 左志贵关键词:赖氨酰氧化酶 结直肠癌 miR-21和PDCD4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miR-21和PDCD4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阐明在大肠癌活体组织中miR-21与其靶基因PDCD4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3对大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iR-21和PDCD4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CD4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miR-21的表达升高(P<0.05),而PDCD4mRNA的表达降低(P<0.05).miR-21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无关(P>0.05);PDCD4mR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Ⅰ、Ⅱ)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无关(P>0.05).miR-21的表达与PDCD4蛋白的核表达、核与浆表达之和存在负相关(P<0.05),而与PDCD4mRNA、PDCD4蛋白的浆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21和PDCD4mRNA在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在大肠癌活体组织中,miR-21通过与PDCD4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抑制PDCD4mRNA翻译成蛋白质. 薛迪新 陈积贤 任约翰 吴伟力 张仁虎 林道浙 余铭 林肖 梁美珍 徐平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基因表达 miR-130b和RUNX3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miR-130b和RUNX3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miR-130b对抑癌基因RUNX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0对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130b和RUNX3mRNA的表达量;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iR-130b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2.18±3.75)比(2.59±3.45),P〈0.05;而胃癌组织中RUNX3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8.76±2.82)比(7.58±2.87),P〈0.05。miR-130b和RUNX3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有无浸润周边器官组织无关(均P〉0.05)。miR-130b的表达与RUNX3蛋白的核表达、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而与RUNX3mRNA、RUNX3蛋白的细胞质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miR-130b和RUNX3mRNA的异常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miR-130b可能通过减少RUNX3蛋白的表达水平导致肿瘤的发生。 任约翰 陈积贤 薛迪新 余红敏 吴伟力 张仁虎 林道浙 余铭 林肖 梁美珍关键词:胃肿瘤 微RNAS 预后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2-3p及RAC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2-3p、RACl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miR-142-3p及RACl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42-3p和RACl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Cl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42-3p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714±2.876)比-(2.116±3.179),Z=-2.882,P=0.004];RACl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973±1.940)比(10.093-1-2.069),Z=-4.204,P=0.000]。miR·142-3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等无关(均P〉0.05);RACl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均P〉0.05);RAC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miR-142-3p的表达与RACl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RACl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AClmRNA及RACl蛋白高表达和miR-142-3p的低表达可能与其预后有关。 余红敏 陈积贤 薛迪新 任约翰 林道浙 渠宁 余铭 林肖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基因表达 微RNAS PDCD4mRNA和miR-2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iR-21和PDCD4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阐明在大肠癌活体组织中miR-21与其靶基因PDCD4表达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3对大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粘膜组织的mi... 薛迪新 任约翰 陈积贤 吴伟力 张仁虎 林道浙 余铭 林肖 梁美珍 徐平关键词:大肠癌 MIR-21 临床病理特征 文献传递 大肠癌中microRNA-9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microRNA-9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取42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croRMA-9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表达差异。结果(1)microRNA-9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icroRNA-93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或0.01);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3)microRNA-93评价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7和0.556,评价大肠癌浸润深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0.800和0.833。结论 microRNA-93表达上调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microRNA-93可作为评价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辅助指标。 任约翰 余红敏 陈积贤 薛迪新关键词:大肠癌 实时荧光定量 PDCD4蛋白、Ki67和PCNA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蛋白在正常黏膜组织、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在大肠癌组织中PDCD4蛋白的表达与PDCDmRN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 的关系.方法 采用q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 法分别检测43例大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PDCD4 mRNA 及Ki67、PCNA 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124 例大肠癌组织、61例正常黏膜组织以及32例腺瘤组织中PDCD4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黏膜组织、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PDCD4 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0.16%、62.50%和33.87%,3 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4 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有无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PDCD4蛋白的表达与增殖蛋白Ki67、PCNA的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均P<0.05);而与PDCD4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P >0.05).结论 PDCD4 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提示大肠癌预后不良;在大肠癌组织中PDCD4蛋白表达缺失可促进大肠癌细胞增殖;与转录前水平相比,在转录后水平恢复PDCD4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个更好的治疗大肠癌的策略. 薛迪新 陈积贤 余红敏 任约翰 吴伟力 张仁虎 林道浙 余铭 林肖 梁美珍关键词:大肠癌 腺瘤 临床病理特征 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往往需要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术卡甘结合。近来问世的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可以在超声、X线摄影及MRI引导下完成乳腺病变的活检和切除,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常用的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余红敏 陈积贤 薛迪新 任约翰 渠宁 林肖关键词:疾病诊断 乳腺疾病 穿刺活检术 影像学检查 MRI引导 乳腺病变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活检术在乳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13年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微钙化对乳腺癌尤其是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重大。乳腺钼靶及高频探头超声检查为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的检出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而确诊尚需要病理学的支持。微钙化是乳腺病变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有报道指出50%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行钼靶或超声检查均可探及微钙化。 陈积贤 渠宁 薛迪新 林肖 梁美珍 任约翰 余红敏关键词:肿瘤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 超声引导 活检术 早期乳腺癌 影像学表现 反苯环丙胺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抑制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1ysine specific demet hylase1,LSDl)活性对人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反苯环内胺抑制LSDl酶的活性,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all实验在体外观察人结肠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SDl的表达和H3K4me2甲基化水平。结果经过不同剂量反苯环丙胺(40、60和80μmol/L)处理后,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60μmol/L反苯环丙胺干预后,划痕试验结果发现Lovo细胞迁移明显受抑制。Transwall实验发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60μmol/L反苯环丙胺组为(69.7±2.5),而对照组为(222.7±1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Lovo细胞中的LSDl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无改变,但H3K4me2甲基化水平升高。结论60μmol/L反苯环丙胺能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LSDl酶活性,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陈积贤 张洁 孙晓雷 薛迪新 任约翰 余红敏 吴伟力 张仁虎 余铭 林道浙 林肖 梁关珍 贺新伟关键词:结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