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光 作品数:27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聊城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形成及维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形成及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81只,5~6周龄,体重150~ 1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8组,骨癌痛组(BCP组)18只,其他7组每组9只,对照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骨癌痛组大鼠胫骨注射l×105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Ⅴ1组、TLR4siRNA1组和TLR4msiRNA1组分别于造模后4d(预注射)鞘内注射溶媒、TLR4小干扰RNA (TLR4siRNA)和TLR4错义siRNA(TLR4msiRNA),Ⅴ2组、TLR4siRNA2组和TL-R4msiRNA2组分别于造模后9d(后注射)鞘内注射溶媒、TLR4siRNA和TLR4msiRNA.TLR4siRNA和TLR4msiRNA 2μg用5%葡萄糖和jetPEITM稀释到5μl,1次/d,连续3d,最后1次注射后24 h处死大鼠,BCP组分别于造模后7、12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采用RT-PCR法检测NF-κBp65 mRNA、IL-6 mRNA和TNF-α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表达.结果 预注射TLR4siRNA可完全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组织NF-κBp65 mRNA、TNF-α mRNA和NF-κBp65表达上调,而后注射TLR-4siRNA可部分抑制骨癌痛大鼠脊髓组织NF-κBp65 mRNA、IL-6 mRNA、TNF-α mRNA和NF-κB表达上调(P< 0.05或0.01).结论 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大鼠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 刘思兰 杨建平 王丽娜 刘磊 李彩芳 任春光 周静 李伟 江淼关键词:TOLL样受体4 NF-ΚB 骨肿瘤 疼痛 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对尼古丁高依赖患者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左胸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低剂量舒芬太尼组(S1组)、高剂量舒芬太尼组(S2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3组患者术后PCIA泵设置均为:背景剂量:2 m L/h;单次剂量:2 m L;锁定时间:5 min;4 h限量:40 m L。分别于术后1、4、8、12、24、48、72 h行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总按压次数和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与S2组比较,DS组术后1、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DS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1和S2组比较,DS组术后72 h舒芬太尼消耗量明显降低(P<0.05)。与DS组相比,S1组和S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与S1组相比,S2组和DS组患者术后补救例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对尼古丁高依赖男性患者食管癌术后的镇痛,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且并发症减少,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任春光 李长莹 高秀娟 张栋 张学俊关键词:食管肿瘤 舒芬太尼 尼古丁 术后镇痛 全身麻醉患儿术后恢复期保温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最佳保温方法。方法选择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1组、S2组和C组各40例。S1组采用加温系统实施主动保温,温度调节为38℃;S2组采用加温毯实施主动保温,温度调节为38℃;C组采用常规盖棉被保暖。观察三组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恢复时间、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三组不同时间体温和心率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5,交互效应均P>0.05。三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1组各项指标更优。结论对非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患儿在麻醉恢复室实施加温系统主动保温,可以降低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有助于患儿尽快恢复。 刘晓辉 刘冬华 任春光关键词:儿童 全身麻醉 保温措施 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在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实施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前及出恢复室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及液路问题、躁动、低体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专业性、护理操作、护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室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出恢复室时,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护理干预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术后早期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玮 夏雪 张文文 任春光关键词:麻醉恢复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胫骨癌痛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体重150—180g,随机分为3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胫骨癌痛组(BP组)。BP组于大鼠左侧胫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5μl Walker 256(1×10^5)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癌痛模型,S组仅左侧胫骨上端注入Hank液5μl.于接种前(基础状态)、接种后2、4、6、9、12、14、16、18和21d时行痛行为学评分,测定机械痛阈。于接种后6、12、18d时行胫骨X线摄片,观察胫骨破坏情况,并于各时点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测定TLR4、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各时点另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L4-6脊髓,计数TLR4阳性细胞;测定TLR4蛋白表达。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P组接种后6—21d时痛行为学评分逐渐升高,机械痛阈逐渐降低(P〈0.05),C组和S组各时点痛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和S组比较,BP组痛行为学评分升高,机械痛阈降低,TLR4 mRNA和蛋白、TNF—α mRNA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TLR4阳性细胞计数增多(P〈0.05或0.01)。BP组接种后6d即可见左侧胫骨上端骨小梁轻微缺损,12d时多处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18d时胫骨上端双侧骨皮质明显破坏,大片骨质缺损。结论大鼠胫骨骨髓腔内肿瘤细胞通过激活脊髓TLR4,导致其下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而诱发骨癌痛。TLR4可能是胫骨癌痛潜在治疗靶点。 刘思兰 杨建平 王丽娜 刘磊 李彩芳 任春光 周静 李伟 江淼 马珍妮 邱桥成关键词:骨肿瘤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1Β 内源性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骨癌痛大鼠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其下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l/2)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脊髓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I组为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骨癌痛组,Ⅲ组为模型对照组+BDNF中和抗体,Ⅳ组为骨癌痛组+IgG对照抗体;V组为骨癌痛组+BDNF中和抗体。Ⅱ、Ⅳ和V组于大鼠左胫骨上端注人Walker256细胞,制备骨癌痛模型;模型对照组大鼠左胫骨上端注入Hank’S液。造模后第7—9天,Ⅲ、Ⅳ和V组鞘内分别注射BDNF中和抗体、IgG对照抗体和BDNF中和抗体15μg/10μl,1次/d,连续3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隔日开始测定大鼠Von-Frey阈值,并测定脊髓后角的BDNF和p-ERKl/2表达水平。结果BDNF和P-ERKl/2在脊髓后角有共表达;术后第6-18天,与I组比较,Ⅱ、Ⅳ组Von-Frey阈值显著下降;术后第9天,脊髓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Ⅲ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Ⅳ组比较,V组Von-Frey阈值显著增高,脊髓BDNF和P-ERKl/2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内源性BDNF可能通过其下游的p-ERKl/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骨癌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王丽娜 杨建平 嵇富海 王秀云 左剑玲 许期年 贾晓明 周静 任春光 李伟关键词:骨肿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 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鞘内置管成功的雌性未交配SD大鼠60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Ⅰ组)、假手术+BDNF中和抗体组(Ⅱ组)、炎性痛组(Ⅲ组)、炎性痛+IgG对照抗体组(Ⅳ组)和炎性痛+BDNF中和抗体组(Ⅴ组).Ⅲ组、Ⅳ组和Ⅴ组于左后肢外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式佐剂50μl,制备炎性痛模型;Ⅰ组和Ⅱ组于左后肢外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造模后第1天时Ⅱ组、Ⅳ组和Ⅴ组分别鞘内注射BDNF中和抗体、IgG对照抗体和BDNF中和抗体15 .μg/10μl,1次/d,连续3 d.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3、5、7、10、14天时,测定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于造模后第3天PWTL测定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6脊髓背角,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PWTL、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和Ⅳ组PWTL缩短,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上调,Ⅴ组PWTL缩短(P<0.01),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比较,Ⅳ组PWTL、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PWTL延长,脊髓背角BDNF和p-ERK1/2的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脊髓背角BDNF可通过其下游的p-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大鼠炎性痛的形成. 王丽娜 杨建平 许期年 王秀云 左剑玲 周静 任春光 李伟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疼痛 炎症 巴氯芬缓减大鼠胫骨癌痛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巴氯芬对大鼠胫骨癌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第9天64只模型大鼠随机分8组(n=8):N1、N2组(生理盐水10μl),B1、B2组(巴氯芬0.1μg),C1、C2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特异性拮抗剂(CGP35348)60μg],D1、D2组(CGP3534860μg+巴氯芬0.1μg)。N1、B1、C1、D1组单次鞘内给药前0.5h、给药后0.5、1、2、4、8、24h使用VonFrey纤维测定患肢机械缩足阈值(MWT)。N2、B2、C2、D2组鞘内连续给药4d,每天给药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6h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表达。结果与N1组比较,B1组大鼠MWT明显增加(P<0.05),持续时间为4h;与N2组比较,B2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巴氯芬可能通过GABAB受体调控下游p-ERK1/2变化减缓胫骨癌痛,其作用可被CGP35348阻断。 李伟 杨建平 王丽娜 周静 任春光关键词:骨癌痛 巴氯芬 siRNA抑制小胶质细胞上TLR4的表达 2010年 应用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干扰外源导入基因或内源基因的表达已取得成功。我们设计了4条大鼠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siRNA,对比研究基因干扰对小胶质细胞上的TLR4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的影响。 刘思兰 杨建平 王丽娜 刘磊 李彩芳 任春光 周静 李伟 江森 马珍妮 邱桥成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原代大鼠 基因干扰 海马神经元 RNA转染 急性疼痛服务组织全程干预对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评估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painservice,APS)术后当日查房联合术前、术后疼痛查房全程干预对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PCIA的胸腹部手术患者393例,将术前、术后当日、术后次日接受APS全程干预的PCIA患者204例作为实验组,将接受常规术前、术后查房干预,未能进行术后当日查房干预的1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术后镇痛数据库和Docare手术麻醉系统提取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内静息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评分比较,实验组[(1.3±1.2)分]低于对照组[(1.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痛NRS评分比较,实验组[(2.8±1.0)分]低于对照组[(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组间比较,实验组[(123±25)μg]低于对照组[(145±24)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镇痛不全的发生率干预组为7.4%、对照组为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实验组[(4.5±0.1)分]高于对照组[(4.0±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S小组对PCIA患者实施全程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镇痛不全发生率,减轻PCIA患者术后24h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而且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刘冬华 陈雪莉 于爱兰 高秀娟 张颖慧 张宗旺 张学俊 张雷 刘忠 任春光关键词:患者满意度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