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路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5例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5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继发于高血压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子痫、甲状旁腺腺瘤伴发高钙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肾移植术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神经白塞病。其中血压升高者1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物模糊和意识障碍。头颅CT或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的枕叶白质脑水肿,部分伴有顶额颞叶等病变。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头颅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大脑后部白质血管源性脑水肿改变,及时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特征迅速改善。
- 程卫国张剑平于路王卓奕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脑水肿磁共振成像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1例帕金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各项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情况,发生概率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结果 61例帕金森病症患者中有59例出现非运动症状,比例为96.72%;平均每一个帕金森患者具有7项非运动症状;在所有症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率最高,共48例。其余还有睡眠障碍、精神障碍、感觉障碍和认知障碍等症状;患者出现非运动症状与年龄、性别具有一定的关系,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得分和Hoehn-Yahr分级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非运动症状,并且非运动性症状表现出与患者基本情况和病情相关联的发生特点。
- 于路
-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神经功能
-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溶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比不同剂量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年龄76~85岁,均伴有瘫痪,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注射用rt-PA 0.9 mg/kg;B组48例,给予rt-PA 0.6 mg/kg;C组36例给予阿司匹林、血栓通治疗。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7 d、90 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 mRS评分:A组14例(43.75%)、B组23例(47.92%)、C组8例(22.22%)均恢复独立生活能力(mRS评分≤2分)。3组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37.50%、14.58%、8.33%;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18.75%、6.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溶栓中,尤其是小剂量溶栓时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有效,且较为安全。
- 于路张剑平
-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卒中
- 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试在帕金森病执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试(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dysexecutive syndrome,BADS)作为一种执行功能障碍的评估量表先前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执行功能测试,然而在非痴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数据仍然缺乏。文中旨在通过该量表了解PD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BADS对68位PD患者和60位健康对照者进行执行功能指标的测试,并收集相关人员的基线资料。结果 BADS评分系统发现PD患者6项子测试和BADS总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者[(5.46±3.71)vs(17.78±2.47),P<0.01],而logistic回归分析也发现PD、UPDRSⅢ得分与性别为执行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PD患者存在日常生活的执行功能障碍,这种障碍主要与疾病本身、性别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 于路
- 关键词: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