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珺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3篇勒克莱齐奥
  • 2篇《乌拉尼亚》
  • 1篇道家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中西
  • 1篇中西文化
  • 1篇文化
  • 1篇文明冲突
  • 1篇小说
  • 1篇关怀
  • 1篇笔下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于珺

传媒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海外英语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解析勒克莱齐奥小说《乌拉尼亚》中的道家投影
2019年
乌拉尼亚是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虚构出的一个乌托邦,孤独且矛盾地与现实社会并存。勒克莱齐奥通过温暖而冷静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叫作坎波斯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安居乐业,以最自然最朴实的状态生活着,与外界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形成鲜明对比,这与老子笔下的小国寡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以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乌拉尼亚》为文本,解析其中投射出的道家思想。
于珺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道家中西文化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冲突与关怀——以《乌拉尼亚》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在其几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审视以及对边缘人物生存状况的关注。在他的作品《乌拉尼亚》中,通过贯穿全文的两大线索人物达尼埃尔和拉法埃尔,勒克莱齐奥描绘出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矛盾并行的乌托邦——坎波斯。勒克莱齐奥的文字中流露出对底层人物强烈的人文关怀,对社会过度物质化的控诉,希望唤起人类对已被过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所遮蔽和泯灭的原始人性的关注。
于珺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文明冲突人文关怀
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
法国作家让·玛利·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摘得了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他二十三岁时就以处女作《诉讼笔录》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之后笔耕不辍,创作了涵盖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游记、散文等多项文学形式的几十部作品。在近半个...
于珺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