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惠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氏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漏诊漏治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临床帕金森氏病合并肺部感染常见的针对帕金森氏病漏诊漏治以及治疗不充分,影响其肺部感染治疗疗效。方法观察门急诊,住院部帕金森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疗肺部感染同时,同一组患者应用或加强抗帕金森氏病药物前后疗效对比。结果临床观察到帕金森氏病患者常有吞咽困难,误吸已被普遍认识,但对颈肌、肋间肌在内躯干肌受累常被忽视,合并肺部感染存在使用抗帕金森氏病药物剂量不足或分次不足较常见,充分治疗后预后改善。结论临床帕金森氏病合并肺部感染在常规治疗肺部感染,除常常需予及时置胃管防误吸外,予足量有效的抗帕金森氏原发病药物对肺部廓清能力改善及感染控制也至关重要。
- 于小惠
-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肺部感染
- 大剂量吸入普米克令舒雾化溶液与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辅助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大剂量吸入普米克令舒雾化溶液与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辅助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2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
- 姚红卫顾中秋于小惠张勇
- 普米克气雾剂在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
- 2003年
- 于小惠
- 关键词:普米克气雾剂放射性肺炎药物治疗副作用糖皮质激素
- 气管“压痒点”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与探讨气管上某点-第2~3气管软骨偏右外侧压痒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在治疗预后判断上的意义。方法观察支气管哮喘45例,变异性哮喘40例,非喘息性支气管炎40例、心源性哮喘40例、观察各组支气管哮喘包括变异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前后气管压痒征阳性率。结果支气管哮喘与变异性哮喘压痒征阳性率最高,且两样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二者与非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患者压痒征阳性率各样本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体征随着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的未控制,部分控制,控制,该体征由强至弱,但该体征阳性持续存在,包括缓解期病人。结论气管上第2至第3气管软骨偏右外侧有压痒点可作为对支气管哮喘(包括变异性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与非喘息性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神经官能症)特殊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他非经典治疗凡使该体征减弱的临床措施如:颈部局部低能量激光照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甚至将该压痒点局部麻醉封闭等,为支气管哮喘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于小惠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在复苏后综合征抢救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早期静脉使用对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ROSC早期用药。方法对各种原因的心肺复苏经予CPR,肾上腺素或电除颤等,一旦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min内常规抢救仍反复各种恶性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不稳,甚至仍处血压偏低或测不到,随时复苏面临失败。此时试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观察10min内临床效果。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结果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总有效率达67.8%。结论 ROSC早期面临反复恶性心律失常者,试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能减少随即面临的死亡。
- 于小惠
- 关键词:酚妥拉明多巴胺
- VEGF、CEA、CYFRA21-1对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分别或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抗原片段(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样本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EGF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YFRA21-1含量。计算各指标独立或联合鉴别诊断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VEGF、CEA及CYFRA21-1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均<0.01),VEGF、CEA及CYFRA21-1联合检测可使鉴别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2.9%,准确性为92.5%。结论:胸腔积液中VEGF、CEA及CYFRA21-1测定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CEA、CYFRA21-1的含量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组织来源可能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VEGF、CEA及CYFRA21-1水平,可明显提高诊断恶性腹腔积液的敏感性。
- 姚红卫于小惠顾中秋
- 关键词:胸腔积液癌胚抗原
-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临床特征及其误诊20例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PM或DM)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指病因不明,临床上少数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出现典型的近端肌无力、肌痛和血清肌酶升高。临床上把伴有皮肤损害的肌炎称为DM,不伴有皮肤损害的肌炎为PM。现对我院收治的5例及市第一医院15例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共20例病患诊治经过回顾性分析如下。
- 于小惠
- 关键词:误诊
- 气管“压痒点”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于小惠王玉林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氦氖激光局部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