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伟

作品数:135 被引量:1,38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6篇文化科学
  • 8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8篇教育
  • 29篇教师
  • 12篇教育观
  • 9篇知识
  • 8篇教育理论
  • 8篇高校
  • 7篇文化
  • 6篇德育
  • 6篇社会
  • 6篇青年
  • 6篇教育学
  • 5篇道德
  • 5篇哲学
  • 5篇农村
  • 5篇青年学
  • 5篇青年学生
  • 5篇后现代
  • 4篇心理
  • 4篇信念
  • 4篇职业教育

机构

  • 13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

  • 132篇于伟
  • 7篇张聪
  • 6篇韩丽颖
  • 5篇李姗姗
  • 4篇刘冰
  • 4篇戴军
  • 3篇孙颖
  • 3篇刘和忠
  • 3篇李长娟
  • 3篇秦玉友
  • 3篇关景媛
  • 3篇张夏青
  • 3篇杨晶
  • 3篇张力跃
  • 3篇高晓文
  • 3篇栾天
  • 2篇戴锡莹
  • 2篇周东岱
  • 2篇孟繁胜
  • 2篇金美华

传媒

  • 20篇东北师大学报...
  • 15篇外国教育研究
  • 13篇教育研究
  • 5篇中小学教师培...
  • 4篇教育理论与实...
  • 4篇现代教育科学...
  • 3篇教育科学
  • 3篇中国远程教育
  • 3篇人民教育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教育学报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中国家庭教育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教师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师资建设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3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进校长教师交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4年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义务教育教师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势在必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于伟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交流校长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满意
未来班级——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未来的特性和新因果观的出现,未来班级的研究应从复杂性视角出发。人的工具性存在和诗意性存在的双重属性,未来学校和未来课堂的研究成果,以及班级的历史积累等,表明未来班级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生生关系为主要关系,班主任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以辅导学生心理、维护学生社会交往以及涵养学生价值观为主要任务。
于伟
关键词:高情感
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美德”补充:缘起与方略
2024年
人工智能人才是数智时代新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伦理教育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受原则主义影响,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普遍带有浓烈的原则中心色彩,且这一以原则为中心的伦理教育模式已在学生与开发者中造成实践困境。伦理原则的弱实践属性与原则中心教育的弱个人属性是困境产生的直接原因。为此,可构建基于美德伦理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模式,其因强调个人应对道德情境的能力与技巧、关注个人的内在动机与日常生活,能够补正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存在的弱实践属性与弱个人属性不足以应对实践困境。开展人工智能美德培育有赖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贯通的实践方略。宏观层面,应将培育美德作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目标。中观层面,应将美德培育嵌入人工智能技术课程。微观层面,应明确课程美德实践的环节及要求。
白钧溢于伟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伦理原则美德伦理
陈元晖先生与我国当代教育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陈元晖先生始终关注当代中国教育学的研究与发展,大力倡导教育学史研究,积极主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呼唤"出口教育学",对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从多学科的视域审视教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系列教育学思想。本文在回溯陈元晖学术生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陈元晖先生的学术活动和相关文本,试图管窥陈元晖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呈现新的时代背景下陈元晖对我国教育学改革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于伟张聪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教育学史
于伟:名师是距教育家最近的教师
2015年
今天我想谈谈何为名师?名师工作室发挥什么作用?名师如何成长?我想,名师是距教育家最近的教师。名师一定是超越日常工作的单调性、重复性、事务性,赋予日常教学以新意,赋予司空见惯的教学以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色彩的教师。
于伟
关键词:教育家名师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室单调性
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被引量:19
2008年
"规训"与"身体规训"是两个含义丰富的概念,需要重新梳理和界定。身体规训与体罚、自由、尊重、养成教育等相关问题存在着内在联系与区别。身体规训不同于体罚,它们在实施目的和实施手段方面都有着本质差异;身体规训与自由之间存在必然的张力,它是人类真正实现自由的平衡砝码;身体规训与尊重必须保持辩证统一,只有两者相互限制,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身体规训与养成教育是外在强化与自我内化的完美结合,它们需要在教育中相互结合、共同发展。身体规训的合理性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身体规训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身体规训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蕴藏着身体规训的潜台词。
戴军于伟
关键词:规训身体规训
关于青年学生性心理状况差异的调查分析报告被引量:5
1999年
首次对我国东北地区的院校进行青年学生性心理状况抽样调查,并对1562名学生进行性别、年龄和地域三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学生性心理不仅存在年龄、性别差异,而且也存在地域差异.
于伟孙福臻
关键词:青年学生性心理抽样调查
智慧学习环境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被引量:6
2017年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境界,正在引领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深刻变革。纵览当前智慧学习环境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模型构建、教学模式应用、学习空间重构、教育教学变革等方面,对智慧学习环境中"智慧"的探讨主要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而将蕴含于人内在的"智慧"摒弃在研究之外。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智慧"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物的智慧"和"人的智慧",只有凸显这两者的智慧性,才是智慧学习环境高级于以往学习环境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因此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评估时,既要评估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等物的智慧,也要评估教师、学生、共同体等人的智慧。其中物的要素的智慧性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上,而人的要素的智慧性则不仅体现在德行上,还体现在才能上。在对人的智慧进行评估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技术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对教师和学生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借鉴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借鉴"技术-教学-学科知识"(TPACK)框架测量教师的智慧,借鉴智慧发展量表、《21世纪学习框架》等来测量学生的智慧体现。总之,在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真实评估时,既要遵循评估的参照维度,也要结合具体学科的特殊性进行灵活地调整。
周东岱孙聘于伟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学习环境
往事并不如烟——追忆王逢贤老师
2014年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王逢贤先生始终致力于教育学理论探索,尤为专注德育研究。他以严谨的为学品格、广博的学术视野和厚重的家国情怀及其高尚的人格,深深地影响着一批批教育学人。王逢贤先生学术研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传承人类的教育遗产,注重教育实践。他留下的文字胸襟开阔、常思常新,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将永远存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于伟
关键词:教育学家教育基本理论德育研究
论后课改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焦虑是后课改时代典型的群体样态,在个体信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焦虑的产生源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及教师的现实境遇与主流价值导向、教学过程中“知”与“行”、教师主导...
张聪于伟
关键词: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