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克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1:500万亚欧地质图
- <正>1:500万《亚欧地质图》是原地矿部为迎接第 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而编制的重要图件, 1996年完成。将亚、欧两大洲联合在一起编制比例尺为1:500万的地质图,在国际上是首次。此图展现的研究成果具有以下显著...
- 李廷栋耿树方严克明范本贤陈炳蔚
- 文献传递
- 中国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摘要)
- 非金属矿产是经济建设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矿产资源。其中用于建筑材料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很多,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这里只概述我国主要而又占优势的矿种。篇幅所限,有些矿种,只能提一下名称。水泥原料(灰岩、...
- 严克明
- 关键词: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产白云母
- 文献传递
- 论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属同一个岩石圈板块被引量:24
- 1991年
- 本文运用“区域控制论”和“成矿作用不可逆论”理论,首次从6个方面论证了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是同一个岩石圈板块。并根据板块“基底”深度和板块边界切割深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地壳(小)板块,莫霍面亚板块和岩石圈板块,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在各地质发展阶段中多数属于莫霍面亚板块,少数阶段为地壳小板块。文中详细论述了秦岭构造带是一个复杂的多旋回裂开—碰撞的重叠造山带,它经历过5个演化阶段和9个演化期,其中包括6次裂开(裂解)和6次挤压、碰撞,以及陆壳塑性推覆和刚性块断作用的复杂演化过程。研究证明,秦岭构造带虽然张裂次数多,但是历次张裂深度都不大,一般多为几十公里;虽然岩浆活动很频繁,但是超镁铁岩不发育,尤其纯橄岩类较少见,因此本区蛇绿岩套都不标准、不典型,作者称为”类蛇绿岩套”,代表了过渡型洋壳的地质环境,说明秦岭构造带多旋回的裂开—碰撞演化过程都是在同一个岩石圈板块内进行的。确定秦岭构造带地壳类型以过渡壳为主,因此其金属成矿作用以贵金属Au、Ag和有色金属Pb、Zn、Mo、Cu等为主,尤其是Au为整个演化过程中的贯通元素,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本文提出,晚古生代时期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是整体从赤道附近向北漂移的,整体漂移过程就是扬子地台最后一次向华北地台挤压、并使南秦岭过渡壳海槽逐渐收缩、直至中三叠世碰撞和完全封闭的过程。由于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始终属于同一个岩石圈板块,因此它们既不属于世界南方的冈瓦那古陆,也不属于世界北方的劳亚古陆,而是属于可能在世界南,北方之间的第三个古大陆(可能是“古太平洋古陆”)的一部分。
- 耿树方严克明
- 关键词:地台扬子地台华北地台
- 中国石炭纪海域沉积相初探——兼述几种沉积矿床的成矿古地理部位
- 中国石炭纪海域较之晚泥盆世已有扩大,此时中国北方塔里木-华北大陆已不再连接一起,而为其间的祁连海湾相隔。塔里木地台周围也有海泛。华北地台虽在早石炭世仍为陆地,继续剥蚀,但地形已逐渐过渡为准平原状态,至晚石炭世则沦为近海沼...
- 严克明
- 关键词:碳酸盐台地康滇古陆石炭纪沉积相沉积矿床
- 文献传递
- 1:500万亚欧地质图
- 李廷栋耿树方严克明范本贤陈炳蔚李光岑刘淑文剧远景赵越任留东王友松刘平马国瑞王丽亚
- 1:500万《亚欧地质图》是地质矿产部为迎接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而由地矿部地质研究所编制的重要图件之一。这是中国首次编制的包括整个亚洲和欧洲大陆的1:500万大型地质图件,将两大洲联合在一起编制统一的1:500...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质图
- 1:250万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
- 李廷栋耿树方范本贤丁孝忠剧远景傅德荣严克明陈炳蔚韩坤英王振洋邱小平谢广连王友松刘平王丽亚
- 1:250万《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编图范围为:东经约60 110 ,北纬约20 50 ,包括中国境内的西安市以西整个西部地区和周边共19个国家及地区的各一部分。编图面积约1800万km^2(是中国大陆面积的近两倍),4...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