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向元

作品数:15 被引量:3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5篇稻米
  • 5篇稳定性
  • 5篇稳定性分析
  • 4篇置换系
  • 4篇水稻品种
  • 4篇染色体
  • 4篇染色体片段置...
  • 4篇AMMI模型
  • 3篇淀粉
  • 3篇性状
  • 3篇QTL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含量
  • 2篇淀粉含量
  • 2篇直链淀粉
  • 2篇直链淀粉含量
  • 2篇品质性状
  • 2篇近红外
  • 2篇近红外光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作者

  • 15篇万向元
  • 13篇万建民
  • 13篇翟虎渠
  • 5篇王海莲
  • 5篇肖应辉
  • 5篇陈亮明
  • 5篇江玲
  • 4篇张坚勇
  • 4篇刘世家
  • 3篇王春明
  • 3篇翁建峰
  • 3篇毕京翠
  • 3篇吴秀菊
  • 2篇孔令娜
  • 2篇胡培松
  • 1篇吉村醇
  • 1篇边小峰
  • 1篇苏宁
  • 1篇刘玲珑
  • 1篇张文伟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作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年份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稻米蛋白质含量被引量:56
2006年
以稻谷、米粒、米粉3种形态的样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和偏最小二阶乘法(PLS),建立了6个稻米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糙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糙米粒和糙米粉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893、0.971和0.987,校正标准差(RMSEC)分别为0.507、0.259和0.183;精米蛋白质含量的稻谷、精米粒和精米粉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R2C分别为0.897、0.984和0.986,RMSEC分别为0.4970、.186和0.190。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分析表明,预测糙米蛋白含量的稻谷、糙米粒和糙米粉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CV2)分别为0.865、0.962和0.984,内部验证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557、0.290和0.205;预测精米蛋白含量的稻谷、精米粒和精米粉的模型RCV2分别为0.845、0.951和0.979,RMSECV分别为0.5940、.316和0.233。模型外部验证分析表明,预测糙米蛋白含量的稻谷、糙米粒和糙米粉近红外光谱模型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V2)分别为0.683、0.801和0.939,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V)为0.962、0.799和0.434;预测精米蛋白含量的稻谷、精米粒和精米粉近红外光谱的模型RV2分别为0.673、0.921和0.959,RMSEV为0.976、0.513和0.344。用米粉建立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准确性最高,米粒次之,基于稻谷的预测模型准确性相对较低;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化学分析方法一致性较好,且能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在水稻优质育种和稻米品质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毕京翠张文伟肖应辉王海莲江玲刘玲珑万向元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蛋白含量近红外光谱技术
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1
2004年
基于AMMI模型 ,研究了 18个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并对参试品种的品质性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以 6个外观品质性状表型值及相应的品种稳定性参数为指标 ,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据此对供试品种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在 1%水平显著 ,外观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而变化较大 ;随水稻品种的稻米粒长、长宽比值变大 ,相应品质性状的稳定性下降 ;相反 ,垩白率、垩白度越小的水稻品种 ,相应性状的品种稳定性越高。汕优 6 3的 6个外观品质性状均居参试品种平均水平 ,但其品种稳定性极高 ;932 72、南京 16、W0 0 2、苏香粳 2号等水稻品种垩白率低 ,垩白面积小 ,稳定性高 ,可作为水稻外观品质改良的育种亲本。
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陈亮明孔令娜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外观品质性状稳定性AMMI模型
水稻品种胚乳淀粉RVA谱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6
2004年
利用AMMI模型对 18个水稻品种的淀粉RVA谱特征值———最高黏度、热浆黏性、冷胶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和消减值进行稳定性分析 ,并以 6个性状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 (Di)为指标 ,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6项RVA谱特征值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6项特征值的稳定性随品种不同而变化较大 (0 .0 5≤Di≤ 2 .71)。此外 ,W0 0 2、广陵香粳、早丰 9号、丰优香占和南京 16等水稻品种 ,稳定性较高 ,淀粉崩解值高 ,消减值低 ,且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 ,故可在江苏地区推广种植 ;同时它们也可作为育种亲本 ,供水稻品质育种利用。
万向元陈亮明王海莲肖应辉毕京翠刘喜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稳定性AMMI模型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相关QTL表达的稳定性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的分子遗传基础,为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利用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有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4个环境下对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QTL定位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果共检测到30个QTL与稻米加工品质相关,其中qMR-6、qMR-8、qHR-3和qHR-6在4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影响精米率的qMR-6和qMR-8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1%和22.2%;与整精米率相关的qHR-3和qHR-6,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4.6%和22.3%;且qMR-6、qMR-8、qHR-3和qHR-6对应的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4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qMR-8、qBR-8b和qHR-8共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的QTL簇上,在笔者以前的研究中发现该QTL簇包含与稻米蒸煮食味、外观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的多个主效QTL,这为剖析同一染色体区段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协同调控多个品质性状形成的复杂代谢网络提供信息。
翁建峰万向元郭涛江玲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QTL定位稳定性分析
短日、低温粳稻不育新种质8608S的育性遗传初析被引量:1
2006年
迄今,国内外水稻科研工作者已发现多个籼型短日、低温诱导不育系和长日、高温诱导不育系,而粳型短日、低温不育系却少见报道。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出粳稻短日低温敏核不育新种质8608S,其在长日高温条件正常结实,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不育;遗传分析表明:8608S的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与农垦58S和培矮64S中的长日、高温不育基因存在非等位关系;该两用核不育系可降低长日、高温不育系的育性起点温度,对增强两系杂交稻田间制种安全性和提高杂种结实率有重大生产意义。
翟虎渠谷福林万向元
关键词:水稻
水稻品质性状QTL表达稳定性分析与精细定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优质稻米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改良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水稻育种目标之一,也是水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米饭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差。本研究利用...
万向元
关键词:蒸煮食味品质稳定性分析水稻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功能型水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向被引量:42
2007年
介绍了功能型水稻的概念,重点阐述了国际和国内利用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辅助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在培育具有保健型、辅助疗效型及其它特种功能型水稻新品种(系)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结合当前食品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从功能型水稻育种目标的社会需求趋势、加强功能型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开发复合型安全性功能型水稻产品、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功能型水稻和加强水稻功能性相关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研究等几个方面展望了功能型水稻的发展趋势。
苏宁万向元翟虎渠万建民
利用CSSLs群体研究稻米粒型QTL的表达稳定性被引量:24
2004年
利用Asominori×IR2 4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CSSLs)群体 ,对稻米粒长、粒宽和长宽比进行连续两年及 4个地点的QTL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两年四点”的表现型都为连续分布 ,均存在超亲遗传类型 ;共检测到 13个粒型相关QTL ,其中在 8个环境中都能被重复检测到的QTL有 6个 ,即影响粒长的 qGL 3、控制粒宽的qGW 5a和 qGW 5b以及共同作用于长宽比的qLWR 3、qLWR 5a和 qLWR 5b。这 6个QTL对应置换系的相应性状与背景亲本Asominori的表现型差异在 8个环境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0 1) ,且同一QTL对应置换系相应性状的表现型在不同环境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r0 0 5=0 6 6 6 ) ,说明这 6个QTL表达稳定性较高。由于 qGL 3和 qLWR 3均位于R19 C16 77标记区间 ,qGW 5a和 qLWR 5a位于C2 6 3标记附近 ,qGW 5b和 qLWR 5b被定位在R5 6 9标记附近 ,因此R19、C16 77、C2 6 3和R5 6 9这 4个RFLP标记对优良水稻外观品质的标记辅助选择 (MAS)
万向元刘世家王春明江玲翟虎渠吉村醇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粒型染色体片段置换系QTL稳定性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AC和PC相关QTL表达稳定性被引量:32
2006年
利用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2年4点”8个环境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QTL定位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AC和PC相关QTL,其中2个QTL在8个环境中都能重复出现,即影响AC的qAC-8和控制PC的qPC-8,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0%和26.9%。qAC-8和qPC-8对应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8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都仅与8个环境中的2个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说明qAC-8和qPC-8的效应显著且稳定性较高。此外,qAC-8和qPC-8都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IR24的等位基因可同时提高AC和PC,这为研究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形成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碳氮代谢协同调控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翁建峰万向元吴秀菊王海莲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
多环境下稻米粒重的QTL定位被引量:7
2007年
以粳稻Asominori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材料,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稻谷粒重和精米粒重进行多环境的QTL定位。结果在5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粒重相关QTL,分布于第1、6、7和8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介于13%~35%;其中控制精米粒重的qMRW-1α和稻谷粒重的qPRW-1在不同环境中均能稳定表达,且均佗于第1染色体RFLP标记XNpb113附近,该基因座还同时控制着粒宽。qMRW-1α和qPRW-1共同对应的置换系AIS8和AIS11与Asominori的粒重差异在不同环境中均显著(P〈0.05),表明该QTL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环境中效应显著。比较发现该QTL在不同遗传群体中均能被重复检测到,且与蔗糖磷酸合酶基因(SPS)位置一致,推测该QTL与淀粉合成代谢有关。qMRW-1。和qPRW-1在不同环境条件和遗传背景中表达,因此可用于进一步的精细定位研究。
吴秀菊万向元江玲肖应辉刘世家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